在市場與生活中,臭豆腐可謂是隨處可見,相信大家都吃過。但小小的臭豆腐也蘊藏著的商機你相信嗎?我們一起看看一個從臭豆腐發現商機,而獲得大利潤的故事吧。
武漢黃陂自古以來以做豆制品出名,雷波就生長在這里。他原來是做香干子的,但香干子工藝復雜,不真空包裝不易儲存,而真空包裝價格就高,想做大太難了。一心想做生意的雷波沒有放棄尋找生意的突破點。
恰在這時,雷波看到當地的媒體刊登的兩篇關于臭干子的文章,主要內容是講,武漢市80%的臭干子都是小作坊用硫酸亞鐵和硫化鈉,甚至是用墨水鹵出的,對人體有不良作用。媒體的披露一時間讓人們對臭干子想吃卻又不敢吃。但這卻讓雷波敏銳地發現了一個難得的商機,他準備轉向臭干子生意,開拓環保型臭干子市場。
雖然不被很多人看好,但雷波不以為然,他認為臭干子雖然是種市井小吃,但如果創立一種健康的臭干子,還干子的本來面目,會大有市場的。要讓干子臭,還是得用傳統的方法進行鹵制,但是這種傳統制法的鹵料到哪里找呢?幾經周折,末了他在老家黃陂找到了有三十幾年經驗的彭師傅。從彭師傅那里他得到了用土辦法做出的鹵水。為了使自己的干子更,他在彭師父鹵水的基礎上,又經過實驗加入了幾種新的調料。
為了滿足消費心理,雷波又想了個折中的辦法,使通過灰色鹵水炸出的干子仍保持豆腐顏色。七月到九月,他利用武漢的高溫天氣試制鹵水,每天在鹵水間里呆上四五個小時。鹵水間的臭味,加上武漢四十多度的高溫,對雷波來說是個考驗。鹵水臭了,雷波的身上也帶上了一股怪怪的味道。
苦盡甘來。2004年5月,雷波研制的批臭干子終于新鮮出爐,并在一次農博會上初次亮相。由于他的臭干子臭味特別濃,但臭味中又夾著一種香味,許多人聞到這種香味后,都跑到他的展臺來。隊排得足足有幾十米。農博會上,雷波的本色干子得到了肯定,這種新臭干子,很快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又臭又香的本色干子,當然逃不過那些尋覓商機的人,沒幾天,吃過雷波臭干子的人就紛紛找雷波要代賣他的干子。一時間,雷波的小店里人來人往,生意多了起來。
但沒過多久,一批發出去的干子全被退了回來。因為有顧客反映吃的時候感覺有點酸。經銷商也停止了進貨。好好的干子為什么會發酸呢?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雷波急于找出原因。整整一周的時間,沒有人再找雷波進貨,雷波在生產車間里急得團團轉,調查每一個環節,末了,他發現一個小小的細節正是這次事故的原因。原來是一種坯子由于鹵過之后沒有冷卻就馬上裝箱,再加上一塊一塊地擠在一起,使其發酵,這樣通過一晚上的發酵,第二天吃在嘴里自然就發酸。
由于回報較好,加盟點迅速發展起來。臭干子賣得火,雷波頗為得意,但他不滿足,他想開拓更大的市場。他試著把臭干子介紹給酒店,沒想到竟然成了酒樓受客人喜愛的一道小菜。他又把臭干子不可思議的推銷進了酒吧,使其和洋酒成了伴侶。
街邊地攤上的臭干子在雷波手里不但成了貨,而且登上了大雅之堂。這也為雷波帶來了每天幾千元的利潤,但在他看來,這僅僅才是個起步。
通過案例的敘述,我們知道了他是如何從一個小小臭豆腐當中發現商機而致富的。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認真努力地干好一件事,不好逸惡勞,勤苦奮斗定能打造屬于自己的財富天空。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