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與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創業的夢想,可是我們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遺失了夢想的存在,你還想追逐創業夢想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三則開店故事,感悟創業真諦,或許對你創業有幫助。
丁醫 生在一個企業里當口腔科醫 生,50歲單位就讓提前退休了。對一個女醫 生來說,50歲其實正當年,于是,她花了1800的月租金,租了一個15 平方米的街面房,開了個牙科診所,為人補牙、拔牙、鑲牙、洗牙、矯正牙……這些業務丁醫 生駕輕就熟,畢竟干了25年嘛。
丁醫 生一連虧損4個月,突然有一天,她把牙科診所的牌子摘了下來,換了一塊,叫“婷婷洗牙店”。洗牙店是什么?廣告牌上介紹說:本店為需要健康美白牙齒的人提供方便,你花30塊錢,就可以享受每秒3萬次的超聲波與高壓水霧對牙齒的輕拂,20分鐘,你牙齒上的污垢、菌斑都將被清理得一干二凈,你一笑一口白!
醫 生還是這個醫 生,門面還是這個門面,設備還是這些設備,丁醫 生的生意立刻好了起來,天就有10個女郎來洗牙,她們才不管能不能報銷,能一笑一口白,加個10都愿意,三四十塊算什么?
從此,平均每天有15個人來洗牙,把丁醫 生忙得團團轉。她在:洗牙的同時,還順便幫姑娘們:一些小的牙病,生意越帶越大。如今,丁醫 生忙不過來,她真要請個:“婷婷”來幫忙了。
方大年40剛出頭,業余工大的大專學歷,當過船員,干過工會干事,但他辭職離開國營單位已經整整10年了,東干干,西做做,總也混不出個大名堂來,也沒賺到什么大錢。但大年堅信自己能有出息,他要盤個飯店下來當老板,原來的老板大劉勸方大年不要做,說你這個人文不文武不武的,開店開不好,大年執意要開。
大年學的是機械,他沒有學過飯店管理,也不懂什么開店的高深理論,什么開店搞清5個w,,who,什么人做;第二,where,在哪里做;第三,what,做什么;第四,when,開幕日期;第五,how,如何做。大年覺得不用玩什么外國文字游戲,這些W都裝在他心里呢,現成的。
方大年把小店安排得有規有矩:無論是自己或者大劉,還是妻子天天,到飯店請客吃飯,一律自己掏錢,多打個8折(因為有些店就因為董事們免費請客,末了把整個店吃“坍”的)。服務員都選那些小巧玲瓏的,眉目清秀的,喜歡笑的(因為選五大三粗的姑娘,有的客人覺得“倒胃口”)。每一個客人他都親自迎送,常言道:沒有笑臉不開店嘛。洗手間弄得一干二凈,沒有絲毫異味(因為有的客人選飯店先看廁所,認為廁所干凈其他的一定衛生)。收銀臺很小,不設收款員,大年親自負責為客人結帳(因為現金老板自己了解,鎖到抽屜里就是自己的錢了,一旦服務員和收銀員勾結起來,錢就會不知不覺“滴漏”)。廚房間則由姐姐的女兒 ——自己的外甥女把關(叫外人采購,就有足夠的余地讓人家“搗漿糊”)。
下午,外甥女裝模作樣到水產市場跑了一次,回來退給舅舅12元。大年大驚失色,一天光是進鱸魚就要漏掉12元,還有桂魚,還有里脊,還有蝦和蟹,還有青菜,還有作料。外甥女進的味精是假貨,味精少鹽多,卻是按照正牌的價格買入的,一點折扣都沒有……難道每進一樣菜都親自過磅嗎?每一樣菜都到菜場去問價格嗎?他難道跟外甥女點明了是你在“搗漿糊”嗎?他難道跟姐姐說我要炒外甥女的魷魚嗎?
第三個月,飯店虧了1.2萬,比上個月稍微好一點,大年想自己貼進去,爭取第四個月持平……可是妻子尤天天說什么都不肯:“我們家的錢都讓你敗光了,下個月你就要借債去填這個洞了,你還不如關了飯店,每個月白送給你外甥女2500塊。”方大年在姐姐和妻子兩頭都拉不下臉皮,進退維谷,只好關了飯店,見壞就收吧。
方大年用6.6萬買得經驗三條:那肯定是虧了,趕緊關門;第二,什么人是飯店的親戚,顧客才足親戚。外甥啊,姐姐啊,都不是親戚。客人來吃飯,我們把他當成自己的叔叔們伯奶奶爺爺哥哥妹妹,就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情,就會讓他們滿意,他們下一次還會來吃飯;第三,自己的親人要到飯店來做并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他們合股,共同投資才能共同關心飯店的效益啊。
尤天天下崗了,每個月下崗工資350塊。她閑在家里沒事,想著要開家小店。三個月之后,天天在地鐵浦東的某出口處,租了一個地下的小商鋪,單開門,面積6平方米,租金是1500。賣什么?小百貨。
天天是個講究實際講究實惠的人,她一邊賣貨,一邊總結:同樣是一條褲子,在這里賣50塊,在人民廣場地鐵站就能賣80塊——這就是市口!在這里,50塊的褲子,就賣不動了,再好的褲子都沒用,一定要低于50塊——這就是顧客的層次!
小店開了兩個月,沒有賺到什么錢,然而,沒有賺就是虧了,1500塊租金加上60塊錢的稅,硬碰硬是要交的。大年勸天天關了算了,何苦早上10點到晚上8點,比以前上班還累。
天天說:“懂不懂?下個月我肯定能持平,你看我做。”天天調整了進貨的品種,主要以服裝為主了。她只進女裝和童裝,不進男裝,因為男人很少在地鐵站買一件衣服穿,男人進地鐵對這些店一般連看都不看一眼。
批來的衣服不能是做工粗糙的,顏色大紅大綠的,好是有牌子的有標明廠家的(當然不是世界好品牌比如范思哲),因為在這里買衣服的不是想像中的民工,而都是上海本地人。對前來買服裝的女士不能對她說這套時裝很漂亮,而要說這套時裝價格很實惠:“一模一樣的衣服,你到時代廣場和八佰伴去看看,價格嚇死你!”
對女顧客的怨言和罵聲一概不還口。“你想斬人是不是?這里的服裝怎么會這么難看?你這個老板心怎么那么黑?”天天當作沒聽見,因為還口過一次,這個顧客就不會再來。
對于回頭客,天天一般會有一點印象,她們也會告訴天天某月某日我在你這里買過某某東西,要十分注意伺候好這些人,她們還會來,還會帶朋友來,他們會先在人民廣場地鐵站看同類時裝的價格,然后乘了地鐵過來買便宜的。
賣服裝的營業額大,賺的錢多,與此同時,仍然要有1/4的柜臺放這些小商品。“百樣生意百樣做,買賣靈活顧客多”嘛。
要在平時批發一些“冷門”,讓它積壓著,比如扇子、絲巾、手套、雨傘、口罩……某一天突然熱了,一塊錢進的香木扇共8把,64塊錢,對方根本不討價還價就拿走了;某一天突然暴冷,30副手套半個小時就賣完了;天上忽然下起大雨,4.5元一把批來的雨傘10塊錢很好出手;2塊錢一個的口罩進了30個,碰上了 “非典”,10一個全部賣完……
通過三則故事敘述,無形中向我們無形中向我們透露出創業事業真諦,如果你也有創業的夢想,希望你能夠通過上述敘述,感悟其中的創業真諦,讓自己的事業獲得成功,成就創業夢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