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8 13:02:24 作者:花小落 來源:1
今年汽車市場走勢減緩,自主品牌汽車銷售困難。在此背景下,上海汽車銷售企業部分老總集聚,分析車市形勢,筆者被邀與會。一自主品牌銷售老總提出:韓國汽車市場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國產自主品牌車,他們的發展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有什么啟示?
筆者以為,韓國汽車工業的起步與發展,幾乎與我國同步;但他們已經發展為汽車生產大國、汽車出口大國、汽車工業強國。韓國汽車發展對我國汽車工業,尤其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至少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是有非常明確的合資目標
韓國汽車工業從上世紀50年代起步,短短四十多年時間,發展成為世界第五大汽車制造國。
日本汽車引進歐美技術,盡快消化吸收,及時改進并不斷創新,發展為汽車強國。韓國汽車工業步日本后塵,通過合資、合作或技術引進,發展本國的汽車工業。他們的合資、合作或技術引進同我國中外合資完全不一樣,合資期限、合作期限、技術引進期限,都沒有像我國那樣長,也不像我國一些中外合資企業那樣尚未滿期再續約幾十年的。國家和企業必須不遺余力地培養自主創新能力,每個企業選定一個車型開發完全國產化的汽車,“擁有民族品牌的汽車”,是韓國汽車工業規劃的重要目標、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他們在較短的期限內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KD組裝引進技術,提高國產化國內自主生產,自主開發車型促進大企業成為骨干企業集團,參與海外競爭拓展海外市場。
韓國汽車工業的自主創新之路,與日本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就是一種“好學”精神,在汽車開發方面緊盯住日本。日本后來居上,能與歐美抗爭;韓國再以獨具特色的汽車產品打回歐美市場,與日本抗爭,與歐美競爭。整車是這樣,零部件也不錯,Automotive News發布的201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中,韓國有4家,典型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師夷長技以自強”。今年上半年,現代汽車全球銷量319萬輛,終于實現了超越豐田的夙愿(豐田今年上半年301萬輛),位居世界大汽車集團之四。
二是有非常嚴苛的質量原則
韓國汽車的品牌形象和質量口碑,曾經很差。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有一大批量韓國汽車進入我國,沒多長時間用戶抱怨之聲不斷,切齒痛恨,“廉價質次”曾一度是韓國車的代表。在美國曾流傳一個笑話:因車禍兩個人進醫院,醫生先問開的什么車,先救開美國車的,再救開韓國車的,因為后者救也救不活。
后來,現代汽車儼然成為苛求質量的典范,他們在如此重大的質量挫折面前,開始了持續不斷的質量改進工程,會長鄭夢九向世界消費者承諾的保修期10年或10萬英里(我國質監總局日前出臺的征求意見稿《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整車三包有效期應不低于2年或4萬公里”、“主要總成和系統的質量擔保期應不低于3年或6萬公里”),這在汽車界是史無前例的。鄭夢九設立了一項新規,現代汽車所有員工,無論是誰,只要是有關提高質量的方案,都可以在任何會議上提出。鄭夢九的努力沒有白費,現代車質次價廉的印象,終于被打破。
2005年美國J.D.Power公司進行的質量指數調查中,現代汽車的質量與本田并列第二;美國Strategic Vision(戰略視野公司)的“2011年綜合品質指數(Total Quality Index)”顯示,索納塔以876分的最高分(滿分1000分)力壓雅閣等競爭對手?,F代起亞汽車多款車型在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發布的“2009年度最佳安全車型”名單中,被評為最佳安全車型。鄭夢九表示,現代汽車的成功歸因于為改進產品所作的投資,現代一直“監視”著豐田汽車的一舉一動,目前公司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已經可以直接挑戰豐田”。
三是有非常鮮明的消費觀念
韓國人形成了一個消費觀念:不管你多么的富有,開的汽車有多么的好,只要是外國車,人們就鄙視你;你要是開韓國自主車,人們就尊重你。這是他們“大和民族”精神所在,所以韓國汽車是靠支持民族產業而復興的。因此,韓國人開進口車的比例很小,從政府官員到平民百姓,立志發奮圖強,支持國貨。如今打造出的“現代”、“起亞”,已經成為兩個著名的國際汽車品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汽車,從2005年第一次進入世界百強品牌排行后,排名持續上升,品牌價值隨銷量增長而不斷提升,初入榜時35億美元、排名第84位,2007年45億美元、排名第72位,到2010年50億美元、排名第65位,在汽車界居第8位。
韓國國土海洋部4月份公布數據顯示,至2011年3月底,韓國汽車保有量1813萬輛,平均每戶擁有汽車0.91輛,幾乎家家有車,雙職工的中產家庭,夫妻雙方基本上都有車。韓國大部分城區停車免費,還有不少無人看管的停車場,所以韓國人養車成本也很低,更促動了韓國汽車消費市場。
四是有非常清晰的出口導向
韓國面積99646平方公里、人口5051.5萬,面積和人口都與我國浙江省接近。汽車工業發展起來后,國內新增和更新年需求在140萬-150萬輛,而國內生產的汽車通常在350萬-370萬輛。國內市場需求趨于飽和的市場背景下,韓國汽車生產企業惟有依托海外市場,方能生存和發展,因此汽車的出口導向策略和戰略是非常清晰的。
汽車生產企業等競相打入國際市場。“現代”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東盟(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非洲南部(贊比亞和博茨瓦納)均有組裝廠,在中國、東南亞和中東都有生產和銷售基地,出口大洋洲的數量已遠超日產等公司居于第二。在歐洲市場,韓國汽車攻勢也很凌厲,“現代”獨立設計并制造的輕型轎車,車身短,內部空間大,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頗受歐洲顧客歡迎;“起亞”將新開發的1.6升燃料噴射式4門小轎車推向英國,很有競爭力。
至今,韓系汽車已經出口到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韓國汽車出口量居于世界前5位。今年上半年,現代的索納塔在美國市場增速高達29%,銷量已明顯拉近與凱美瑞、雅閣的距離;在歐洲市場上,現代汽車增長5.2%,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