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3 15:13:07 作者: 來源:網絡
????? 在今年8月,擁有最廣袤國土的俄羅斯,將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目前,俄羅斯是中國第七大貿易國,汽車增長居世界第四位,汽車銷售利潤至少是國內的兩倍,目前其國內交通升級所噴發的需求量,更被各國汽車廠商看好。盡管市外經貿委對于中國企業開發俄羅斯市場給予高額補貼,但在這片“熱土”中鮮有創業公司的身影。俄羅斯市場是否適合中國企業前去掘金?
市場空間
公交系統1/3的需求依靠進口
重慶商報:在各位看來,俄羅斯市場是否適合渝企前去發展?
牟剛:俄羅斯擁有1.4億人口,地廣人稀,對汽車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俄羅斯缺乏汽車配套廠、配件廠等基礎配套企業,發展汽車工業非常困難。而重慶擁有完備的汽摩產業鏈,產品性價比極高,雙方能夠產生很好的互補作用。目前,力帆320、520、620、SUV車型在俄羅斯都有銷售,價位在1.2~1.5萬美元,很適合當地的消費能力。
史天華:我們公司2009年正式進入俄羅斯市場,俄羅斯地域廣闊,對工程、運輸類的卡車需求量很大,加上公交系統尚不完善,私家車發展速度很快,這就產生了一個零部件的供應和售后產業鏈。就俄羅斯本地的零部件企業來說,由于當地銀行貸款利率較高,不少企業面臨缺乏資金、設備老化、缺乏現代技術等問題,競爭力不是很強大。
王志強:俄羅斯的公交系統目前處于一個升級換代的階段,但當地的生產能力有限,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粗略統計,俄羅斯公交系統1/3的需求量都要依靠進口,這不正是我們的市場空間嗎?我們的客車不僅質量過硬,并且在價格上有優勢,比歐美客車的報價便宜30%~40%,相對更符合俄羅斯目前的消費能力。
{pages}困難挑戰
政策不透明市場門檻較高
重慶商報:2011年,我市對俄出口僅3.46億美元,影響渝企北上的因素有哪些?
牟剛:在俄羅斯市場,最大的風險還源自于當地政策不透明,中國企業的“身份”問題一直難以解決,若不解決身份問題,俄羅斯當地政府會以各種理由關?;驒z查,這給企業日常運營造成很大的困擾。由于俄方政府不明朗,力帆一直想在俄羅斯自建工廠,但由于身份問題,這個事情一直擱淺,以致于影響到投資決策。
王志強:在2007年,我們隨重慶市外經貿代表團到俄羅斯考察,曾與當地的一家企業簽訂一份合作項目。不過,自從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俄羅斯進口汽車的準入門檻突然增高。首先是大幅提高進口汽車認證標準。認證不僅周期長,并且所需費用也較昂貴,若出口量不大,企業很容易虧損。另外,較高的關稅和排放標準以及當地銀行收縮信貸比例,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進入俄方市場的計劃。因此,盡管我們早在2007年簽下合作項目,但這幾年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史天華:俄羅斯有自己獨特的汽車文化,有較為嚴苛的汽車標準,這些因素都成為國內車企無法逾越的“大山”。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俄羅斯政府大幅提高關稅,對外來投資者提高門檻,海關手續非常繁瑣,導致后來出現“灰色清關”的交易途徑。在這種情形下,雖然貨物進入俄羅斯市場,但卻沒有一個合法的身份,隨時都有可能面臨被查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重慶企業進入俄羅斯市場的信心和決心。
解決之道
選好合作伙伴別打價格戰
重慶商報:俄羅斯入世之后,對外國企業來說,關稅等成本會進一步降低,面對這一良機,渝企該如何培育、開拓俄羅斯這塊市場?
牟剛:在俄羅斯發展,對當地的法律、政治、風土人情不是很熟悉的話,可以通過選擇一個好的合作伙伴來降低風險。就力帆而言,進入之初,通過由力帆輸出“品牌+技術”,對方提供資金的方式與當地公司合作,完成初步的市場布局。不過,經過這幾年的運作,我們也發現力帆在俄羅斯市場有點過分依賴進口商,但俄羅斯國內金融信貸體系并不發達,進口商往往會面臨資金不足等問題,在市場開拓、擴大規模等方面就會后勁不足,所以力帆在今年將組建自己的直銷公司和工廠,實現100%本地化。
王志強:恒通客車有高性價比的優勢,目前已賣到全球25個國家。盡管目前在俄羅斯的市場計劃遭遇擱淺,但我們肯定不會放棄。由于俄羅斯公交車采購目前具有較強的政府色彩,因此,加強與當地政府的溝通是重要的工作內容。目前,我們正在當地挑選合作伙伴,這個合作伙伴不但要在資金上有實力,還要深入了解俄羅斯文化以及政府的辦事流程、風格、法律政策,并隨時關注它的變化。同時盡量建立自己的配套體系,包括物流運輸、售后服務等。
史天華:在俄羅斯市場走穩走好,首先要避免自相殘殺,互打價格戰。堅持做好服務,完善銷售和服務網絡,尤其在俄羅斯曾經出現一些因服務不到位、質量不過硬而影響整體形象的負面例子。
場外觀點
楊國慶:拼服務才能有大發展
俄羅斯汽車市場的競爭壓力很大,既有歐美、日韓車系,又有來自俄羅斯本國的汽車,同時俄對進口汽車的技術、安全檢查等標準十分嚴格。進入這個市場,首先應該認識到,盡管入世之后,能帶來一定程度的關稅等成本降低,但俄羅斯從整個政策走向上看都是發展民族汽車工業,并一直在出臺各種刺激政策,今后可能也會利用非關稅壁壘阻擊中國汽車進入,并在政策上繼續向本土企業傾斜。
其次,就我們自身而言,重慶汽摩產品以價格優勢打入俄羅斯市場,但若要長久立足發展,品牌影響力、技術研發、管理營銷、售后服務等方面還顯得后勁不足,與歐美、日韓等汽車有較大差距。隨著俄羅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汽車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注重汽車的質量、品牌和售后服務,價格因素正在退居次要地位。因此,在入世之后,伴隨著投資環境的改觀,企業的觀念也必須改變,盡快學習和追趕日韓,提升技術、服務、營銷模式,針對俄羅斯市場進行調研和開發車型,注重人才儲備和培養等,告別拼價格時代,邁入拼服務時代,才能獲得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