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3 8:33:12 作者:網風 來源:1
9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高云虎在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業預計總產值達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高云虎說,“十二五”期間將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設立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投融資保障機制,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投資新材料產業。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0年底,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了65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20%。
稀土、高鋼成為新材料排頭兵
據高云虎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達到50%,實現碳纖維、鈦合金等關鍵品種產業化、規模化。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以稀土功能材料為例,除了市場內已知曉的釹鐵硼為代表的稀土磁性材料外,還包括發光、拋光、儲氫、催化材料等多個分支產品,而在下游應用領域涵蓋更廣,包括:汽車、機械、電子、醫學、電力等多個行業。
“除了大家已經熟知的稀土磁性材料及發光材料外,稀土功能材料必將成為朝陽產業。”有業內專家如是表示。據悉,除了目前產業規模最大的永磁材料外,但凡利用稀土本征性質所產生的材料,以及利用稀土價態變化的材料,都將是下一階段稀土功能材料的重點研發方向。
例如,目前被廣泛應用在LED行業的稀土發光材料,其主要應用在節能等用的熒光粉上。LED用熒光粉目前的價格和利潤率都遠遠高于節能燈和熒光粉,用量可能只有前者的10%左右,“少而精”將會成為未來稀土材料的一個新特色。
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家熒光粉類上市公司均表示,目前,雖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但實質性的利好需要一個過程才能見效,市場目前,還沒有將政策利好轉化為實質性的利好。而昨日,就稀土類上市公司股價來看,二級市場并沒有體現出受政策利好的影響,雖然多家公司股價有小幅上漲,但漲幅均沒有超過3%。
再以高性能鋼鐵材料為例,對新品種、新領域的研發,以及具有高技術門檻和高附加值的鋼產品,將成為接下來鋼鐵板塊真正可持續的業績突破點。
有消息顯示,新材料“十二五”規劃中對高性能鋼鐵材料提出重點扶持,國家將通過稅收減免、補貼、重大項目支持等形式支持企業的研發、研究成果產業化和發展相關配套設施,資金由企業和政府共同承擔,保守估計達數千億元。
目前,有消息稱,寶鋼股份已經研發出第三代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已于2010年底開始接收訂單;中鋼研與太鋼集團也在加快對第三代汽車鋼的研發和生產。馬鋼、攀鋼、包鋼等在軌道交通領域;大冶特鋼、撫順特鋼等在特鋼領域都具備傳統優勢。
政策對高性能鋼鐵材料的支持,將讓上述企業獲得新的研發動力。
另外,作為新材料重要一極的復合新材料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纖維復合材料、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備受關注
在復合新材料當中,纖維復合材料可算是復合材料中備受關注的一種。
有浙商證券分析師認為,雖然當前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鏈較長,而且相關產業較多,若僅考慮直接的上下游,上游又分為復合材料的基材和增強材料,其中增強材料的性能和復合材料的性能起著較大的決定性作用,當前研究的重點在于增強材料;從下游看,復合材料應用廣泛,主要在基礎建設和建筑工程領域、交通運輸領域、汽車復合材料、能源和環保領域等。
昨日,記者采訪的新材料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等也會受政策利好向好發展。
據記者了解,我國在水處理膜、太陽能電池膜、平板顯示薄膜、半導體及微電子用薄膜等領域已經擁有了很多相應的上市公司,如水處理相關上市公司碧水源、中國稅務、創業環保等;太陽能電池膜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廣東榕泰、南玻A拓日新能等;平板顯示薄膜相關公司有長信科技 、萬順股份、彩虹股份、萊寶高科等。
而新型動力電池材料隨著我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也前后涌現了眾多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中信國安、德賽電池、中炬高新、科力遠、億緯鋰能、萬向錢潮,可生產聚合物錳鋰電池等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