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9 10:15:29 作者:網風 來源:1
利空接踵而至,市場擔憂情緒集中釋放。A股連續破位下跌之際,基金“離場”動作亦十分明顯。據申萬測算,基金連續兩周大幅減倉,兩周之內倉位降幅超過7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在撤離強周期行業同時,其投資的天平開始向防御性的大消費傾斜。
“離場”動作明顯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對記者坦言,其管理的基金倉位在7月下旬就已經降至契約規定的下限了,在其看來,“市場的不確定性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在利空因素未得到充分反映之前,減倉防御是最好的策略。”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市場關于通脹回落、政策放松以及國內外經濟筑底回升的美好預期均出現了動搖。
“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動搖了鐵路投資預期;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問題動搖了保障房和水利投資預期;二、三線城市房地產限購政策則動搖了私人部門投資的預期。
市場預期再度生變,基金選擇了減倉進行防御。據申萬基金倉位測算,7月25日至29日一周,開放式基金倉位大幅下降3.46%至79.48%,其中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倉位從87.72%下降至83.56%;開放式平衡型基金倉位從78.93%下降至76.42%。
大幅減倉的勢頭并沒有停止,上周開基倉位再度下降3.56%至75.91%,其中,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下降3.87%,從83.68%下降到79.81%;開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倉位下降3.21%,從76.28%下降到73.07%。60家基金公司中有56家倉位下降,僅有4家倉位上升。
退守大消費
通脹高燒未退,而經濟增速回落已成定局,“撤離”強周期股,退守消費成為基金經理們的主流傾向。
好買基金研究員認為,基金倉位下降增強了市場的彈性,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基金的行業配置上偏向于防御性行業,如食品飲料、商業貿易和醫藥生物。此外,采掘、有色金屬、房地產配置比例較低。近期醫藥生物、交運設備和商業貿易主動加倉比例較大,采掘、公用事業和金融服務遭到主動減持。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近日表示,8月份在投資策略上需要防范房地產政策調控力度再次加大帶來的相關周期股的投資風險,同時,將積極尋找符合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中長期成長確定且估值相對較低板塊的投資機會。
長信基金研究發展部副總監安昀此前對記者表示,三季度投資會以防御為主,在四季度末才會考慮周期品的投資。“目前在經濟增速的下滑階段,周期品受到的沖擊較大,因此目前應該側重于防御,布局大消費,如醫藥、酒類等。”
長信基金策略分析師毛楠表示表示,當前應該堅持在消費類行業中做一些結構性的調整。即適度增加紡織服裝、商業貿易、醫藥生物的配置比例,與此同時,減少食品飲料行業的配置比例。在其看來,如果市場情緒繼續悲觀,行業的防御屬性具有階段性,前期漲幅越小的行業,防御性可能更強。
不過,亦有基金經理表示,股票的買點還未到來。富敦基金中國區總監孟寧認為,很多“危險點”還沒有消除,接下來投資增勢應該是要下降,三季度地方平臺貸款又進入還債高峰。從股票角度而言,便宜的都是有風險的行業,如銀行、地產,具備成長性、增長穩定的股票目前又都不便宜,所以現在市場并不太具備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