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9 13:54:23 作者:詩#晴 來源:1
在大嶺山元嶺路口,有許多大排檔,一到晚上,附近松山湖東莞理工學院的學生就出來消夜。三月二十六日才開張的“友家餐館”營業不到10天,立即成為大學生中的話題,因為這間大排檔的老板是兩名在校大學生。
老板謝曉全和佘舜浩是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一個大四,一個大三。他們兩人還是東莞理工學院的風云人物,謝曉全是學校最大的同鄉會———潮汕同鄉會的會長,余舜浩是學校最大的社團———職業生涯發展協會的會長。而且因為會長阿浩長得帥,每天都有一撥撥的師妹特地跑來捧場。前天晚上,有二十多人來這里聚餐,其中一名女生沖他喊道:“學長,我們全校十二個院系的人都到齊了!”
家鄉的味道
大學生開店始終帶有學生氣,這個“友家餐館”,名字就取自周星馳電影里的“有間客棧”。“改用友字,代表我們友情至上。”
談起開大排檔的初衷,謝曉全說:“我大二的時候就經常出來吃夜宵,不少店打著潮汕風味的招牌,做得卻根本不好吃。當時就萌生了開一間正宗潮汕餐館的想法。”
大三的時候,他開始做前期準備和市場調查。“有天晚上,我在一家大排檔坐了七個小時,統計人流量,看顧客喜歡吃什么”。大四時,他終于找到師弟阿浩和另一個土木工程的男生合伙,三個人一共籌集12萬,正式開了這間店。
“我們希望理工的學生花同樣的錢吃到更好的潮汕食品。”謝曉全說,他們大排檔的廚師是從家鄉請過來的老師傅,選用的牛肉丸每天從潮汕發貨。
最大的特色是潮汕粥。潮汕粥有三種煮法,第一種是直接用生米煮,第二種是用浸軟的生米煮,第三種是用熟米飯煮。第一種方法最慢,但是煮出來的粥最好吃,大部分大排擋都是用米飯煮的。“很多同學反映我們上菜速度慢,是因為我們堅持用生米煮。”謝曉全說,這幾天他做夢的時候,右手會抬起來重復攪拌米粥的動作。
“最幸福的時候,是聽到有老鄉說,哇,曉全,你們這里有家鄉的味道!”
窮人的孩子
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謝曉全已經被錄取到移動公司上班,可是最后他還是選擇了辭職開店。當時他的父母非常反對,爸爸指著他罵道:“當初我就不應該讓你讀書,直接送你去當廚子!”最后因為哥哥支持,才說服了父母,還借給了他一筆錢。
大三的佘舜浩面臨的則是學業上的壓力,在大排檔每天工作到兩三點,早上七點還有課。舍友們不贊同這樣做,“我死撐著都要去聽課,證明給他們看。”佘舜浩說。另一名合伙的男生,因為被房地產公司錄取,最后選擇退出了,出資的四萬元算是借給他們的。
謝曉全和佘舜浩能走到一起并堅持下去,是因為兩個人都是窮人家的孩子。謝曉全一直都記得,妹妹是為了他才輟學,“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騎自行車去賣菜和賣玉米。讀書期間的每一個假期,我都沒有休息過,不是在田里幫忙,就是到工廠打工。”
他們兩人都認為:“去公司里上班,做得再好,只是一個人的成就。我希望能夠賺很多錢,讓妹妹過來做事,真正幫到身邊的人。”
最壞的打算
雖然開業前一個星期生意很好,兩名同學卻說,他們已經做好投資的12萬賠光的打算。
雖然他們最終得到了父母和女朋友的支持,但是,不得不讓他們憂愁的是,為了經營這家餐館,還沒畢業的他們已經欠債累累。據了解,這家餐館至今共投資了約12萬元。
“我們知道創業是急不來的,我們剛出來創業,即使失敗了,不要緊,打工一兩年后把錢還了就東山再起,我們年輕,輸得起,我們已經做好了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