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30 13:51:25 作者:花小落 來源:1
致證監會發審委的一封信:新股發行也該更和諧
尊敬的證監會發審委領導:
您好!
但愿中小投資者的不開心留在即將過去的2011年。我希望在2012年,股民的臉上充滿笑容,孩子可以因為爸爸的財產性收入實現更多的愿望,餐桌上能夠聽到大家討論股票的聲音,投資者不再因被套而顏面無光。雖然股市的漲跌是市場行為,但新股發行的方式方法是證監會能夠左右的,投資者即使炒股虧損,但如果能夠在新股上不再被欺負,也是一件好事。
從中國股市出現以來,新股發行經歷了多種發行方式,從認購證到上網定價發行,從競價發行到按股票市值配售,從額度制到核準制,中國A股的新股發行經歷了多次變革,目前的保薦機構詢價制,看似最公平合理,其實最坑害中小散戶,但卻肥了很多服務機構。
其實很多機構都沒什么太大作用,例如保薦人,有沒有其實影響并不大,保薦人是經驗豐富的頭牌,還是一個普通的阿貓阿狗,只要具備保薦資格,就可以進行保薦,然而保薦人的高額薪水,最終都要由擬上市公司負擔,而這塊費用,其實還是中小投資者的血汗錢。
保薦人大可由券商替代,取消具體的個人保薦,改為由機構保薦,不用考試,也無須為個人支付高薪,這一簡化環節,可以節約成本,卻并不影響上市公司質量。詢價環節更是繁瑣,何需20家機構“胡說八道”,給擬上市公司算命似的定價。更重要的是,有些基金報價奇高,但買股較少,上市公司為了讓詢價機構多多配合,往往還要私下打點,這些錢還是要中小投資者買單,奇高的發行價格又反過頭來坑害中小投資者。
全民皆結構,新股定價大可全民詢價,所有投資者集中競價發行,出價高者得之。如果某些機構特別看好某些擬上市公司,大可出高價全部拿走籌碼,散戶投資者絕不罵街。但如果散戶投資者肯出高價,自然也能拿到想要的籌碼,競價最公平,也最高效,還不用看機構臉色行事,何樂而不為?
當然,如果證監會能夠體恤股民,暫時先別發新股,讓中小投資者能夠得以休養生息,全體股民一定“感恩戴德”,現在的中小散戶真的已經“骨瘦如柴”,如果繼續抽血,可能身體將會難以康復,2012年新股發行能否更加和諧,就看證監會發審委領導的決定了。
一位小股民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