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0 14:47:34 作者:網風 來源:1
“三輪躺車”酷似魚雷
廣告語:前行靠腳 身體好
今年初,一名英國男子自制出一輛外形酷似魚雷的“三輪躺車”。這輛車有三個輪子,外面罩著塑料的外殼,特別適合長時間騎行的人們。
設計師39歲,名叫伊恩·法多,居住在英格蘭斯塔福德郡,自7年前首次接觸到“躺車”時,就迷上了這種未來概念的交通工具。
現在,伊恩每天都駕駛著這輛怪異的“魚雷躺車”上下班,即便行駛在繁忙的高速路上,他也感覺很安全。據伊恩稱,駕駛躺車就像是在做移動桑拿,一段時間后身體會出汗。有時候自己穿著短袖在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中“開車”也不會感覺冷。
“發條車”體積最小
廣告語:小就耗油少
英國設計師佩里·沃特金斯去年12月6日組裝出一輛世界上體積最小的汽車,并獲得了牌照。
這輛汽車到底有多小?高1米,長1.29米,寬僅66厘米。
上路之后,“發條迷你”瘦小的身軀和袖珍型發動機顯然不是其他汽車的對手。但沃特金斯認為,憑借每小時60公里這一最高時速,他的“發條迷你”擁有足夠力量與體積更大的汽車一較高下。這款迷你車裝有安全帶,車身兩側印有火焰圖案,看上去給人酷酷的感覺。
“發條迷你”的車身來自于一輛重新刷漆的兒童車,底盤來自于一輛上海申科四輪摩托車,輪胎則來自一輛摩托車。
“管道車”速度如飛
廣告語:瞬間到達任何地方
建造一個由真空管道組成的“交通互聯網”,駕駛者通過“交通互聯網”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這一想法聽起來似乎有些像科幻小說的情節。不過在現實中,科學家們和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研究和制造這種適用于真空管道旅行的汽車了。
瑞士汽車制造商Acabion公司就正在研制這樣的交通工具,公司設計師彼德·馬斯庫斯曾經是保時捷、寶馬和法拉利等著名汽車公司的工程師。據該公司介紹,他們研制的這種交通工具是一種流線型賽車,采用了噴氣式飛機的技術,是一種全電動汽車。馬斯庫斯希望到2015年時這種交通工具能夠生產應用。他認為,真空管道交通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可能不會實現,但未來十年的汽車生產將會為未來交通基礎設施打好根基。
這種汽車價值約為1500萬美元,最高時速達每小時600公里。該公司聲稱,該汽車效能將是現有電動汽車的20倍以上。當然,目前的設計方案僅僅是一種概念驗證方案。馬斯庫斯表示,如果進行大規模商業生產,價格將會降下來。
新的汽車當然需要新的道路系統。馬斯庫斯認為,到2050年專門的高架軌道系統將會把高速汽車與其他舊式汽車隔離開來,就好比現在的馬車不能上高速公路一樣。他說:“與如今的高速公路相比,未來的高架軌道系統將能夠保障汽車行駛得更快更安全。”
未來的高架軌道系統將是自動化的,就好像是高速鐵路軌道一樣,而不是像如今的高速公路。此外,駛出高架軌道后,真空管道車同樣可以行駛于現有的道路上。實現高架軌道系統后,接下來才有可能向洲際真空管道網絡發展。
馬斯庫斯解釋說,“紐約和巴黎間可建成這樣兩條管道,每條直徑大約為1.5米,采用磁懸浮技術,實現完全自動控制。這種管道每天在歐美之間運送的旅客人數,將可能是現有飛機運送量的3倍以上。”
知多少
新能源汽車
是什么?
各國扶持
新能源車
不惜血本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現有超過400萬輛液化石油氣汽車,100多萬輛天然氣汽車。中國市場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車都是混合動力汽車。
各國扶持
新能源車
不惜血本
美國
奧巴馬在發表今年國情咨文演講時特別提出,美國要在201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的國家。第二天,美國副總統拜登也發表演講,為了扶持下一代電動汽車技術,政府將把支持相關技術研發的基金增加90%,提高到近5.9億美元。他同時宣布,為了讓電動汽車更便宜,將對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給予7500美元的退稅。此外,政府還計劃采購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等低能耗汽車,以替代聯邦政府中一些高能耗的汽車。
日本
日本政府為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公布了針對環保汽車的減稅計劃。其中電動車、天然氣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重量在3.5噸以下的柴油車輛將全額免征購置稅和車輛重量稅。自環保汽車購買補貼實施后,產生的拉動效應將給日本國內的環保汽車市場創造100萬輛的新增銷量。
法國
法國政策規定,車主在置換新車時,購買小排量、更環保的新車可享受100歐元至5000歐元不等的獎金,購買大排量、污染嚴重的新車必須繳納最高達2600歐元的懲罰稅。雖然政策沒有特別提到新能源汽車,但作為節能減排“模范”的新能源汽車顯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去年年底,法國政府提高了獎勵的標準,傳統燃料汽車更難獲得補貼,從而在政策上進一步向更環保的電動汽車等傾斜。
德國模式
獨樹一幟
或許正是源于對“新能源汽車革命”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的判斷,世界重要汽車生產大國德國發展新能源汽車采取了“慎重前行”的方式。
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在給購買電動車的私人用戶補貼的時候,德國政府卻獨樹一幟地宣布不會給補助,而是將政府的補貼重點用于資助電動車技術的研發。德國經濟部長表示,電動汽車必須依靠自身的優勢打入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如果花財力把不成熟的產品推給消費者,也許可以拔苗助長地提高市場占有率,但這本質上是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