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9 13:34:10 作者:詩#晴 來源:1
小本創業投資項目調查
格子鋪最初源自日本,在業內,有培養商人的“預備隊”之稱,適合有夢想又缺少本錢的創業者。它的經營方式是在城市繁華地帶的商鋪內,放置一定尺寸的格子柜,任何人只需每月支付很少的費用,就能租用格子寄賣自己的物品,因此他們被稱為“格主”。而出租格子給格主的,就是格子鋪的老板。本期,做客本報創業專欄的李麗女士就是一位格子鋪的老板,她的小店座落在沈陽市皇姑區一所大學的附近。經過一年多的經營與摸索,憑著定位準確,貨物新穎,每月光租金就有上萬元的收入。
投入4萬元做老板
李麗的格子鋪是二○○九年十一月份開業的。在這家30平方米左右的店鋪里,記者看到其三面墻以及屋中間的架子上分布著大大小小一百三十個格子。規格大多為60×45×40厘米左右的格子里,擺放著上千種名目繁多的裝飾品、化妝品及食品。用李麗的話說,用產品吸引消費者,好過任何一種宣傳手段。加之大學生的購買力較強,無形中給自己的小店上了雙保險。
立項的準確讓李麗的信心備增,加上不需要準備進貨資金,李麗把精力和資金都投在了店面租金、裝修及人工費用這三大塊上,據了解,她前期總計投入了4萬多元。
每月贏余1萬元
李麗雖然是一位剛畢業兩年的大學生,但大學勤工儉學的經歷讓她對市場有著清晰的了解。李麗說,現在的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人講究款式和品質,因此她要求格主進貨時,一定要進樣式和質量都不錯的產品。有時一些不負責任的格主“偷摸”進一些地攤貨,李麗會好言相勸。“貨品沒有新意,很難對顧客形成長久的購物吸引,久而久之會影響格主和店鋪的生意。”其實,店主和格主是一家人,有共同的利益目標,所以,李麗會經常與格主溝通,并盡心為格主推銷產品。
李麗的經營宗旨不僅感染了格主們,更吸引了一批年輕時尚的大學生。李麗根據格子大小每月收取100元到200元不等的租金及少量的商品成交傭金,以平均75%的出租率來計算,一百三十個格子一個月的租金收益為14250元左右,除掉店面、裝修、人工、水電等各項成本,僅出租格子一項,鋪主每月收益就在10500元。
格子鋪的賺錢經
目前,沈陽擁有格子鋪10余家,卻有一半以上的經營者是微利或不賺錢。這是為什么呢?李麗說,原因主要歸結于三大類:一、格主的定位不精準。“當初我將店鋪選定在學校附近,一是大學生或格主。”二、生意場講究“金角銀邊”,而李麗的店鋪就在拐角,這就是每月她寧可比鄰居多掏500元的租金,也要租下現在這個鋪面的原因。“這里正是兩條街的交叉處,會產生拐角效應。加之兩個精心布置的櫥窗,很容易吸引兩條街道過往的行人。”三、懂得調動雇員的積極性。剛開業時,店鋪的生意并不好。李麗雖然天天堅守在店里,但跑單情況依然嚴重。為了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李麗承諾員工賣的越多,賺的越多。員工為了賺取提成,主動向顧客推薦貨品,格主賺錢了,貨品質量和款式大有起色,于是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李麗的小店開始駛入了良性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