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7 9:44:06 作者:sc001 來源:1
央行《支付業務許可證》頒發一年在即,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差異化發展日趨明顯。近期,快錢宣布將業務范圍由單純的電子支付延展到更為廣闊的信息化金融服務領域,要做一個“保理商”的角色,主要包括處理應收賬款的打包、融資以及回款等。
不過,快錢并不提供資金,資金還是來自于金融機構,如銀行、信托等,但無論如何,這個央行認定為“非金融業”的行業正在漸漸走近金融。
從“搬錢工”到“保理商”
快錢CEO關國光說快錢的新定位是“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流動資金管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快速獲取和優化現金流,即多、快、好、省地為企業“搬運”資金,使企業一元錢可以當兩元錢用。
這個新定位的推出是針對當前企業面臨的資金難題,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金歸集速度慢,尤其是在連鎖、零售等傳統行業里非常明顯;二是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收,賬期拉長影響企業擴張速度。此外,很多企業的信息流和資金流是手工對賬,財務管理效率低下,拉高了企業經營成本。
關國光表示:“我們相當于保理商,天津保理業務是國務院綜合配套方案里要重點支持的行業,我們已經在天津注冊了這樣一家公司,政府只要給一個許可就可以了,對企業來講,電子化支付占比越來越大,供應鏈融資至少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我相信這個業務是企業所迫切需要的。”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實時交易的比例還會逐步提升,未來這部分占比還是較大的,以戴爾為例,戴爾的供貨商都是實時操作,未來快錢的這部分占比會更大。新興業務沒有基礎業務的規模那么大,但是毛利可能比基礎業務大,這部分業務收入未來可能占快錢收入的20%到30%,但無法超過50%。”關國光說。
方正集團副總裁劉曉琨表示:“方正一直致力于搭建完善的分銷渠道,做大做強分銷品牌,成為國內IT分銷市場的核心企業。受益于快錢的流動資金管理解決方案,方正不僅實現了應收賬款的迅速回籠,使資金流轉效率大幅提高,而且還解決了我們下游分銷體系的融資難問題,使分銷商能夠以充沛的現金流支持自身的建設,促進業務的發展。”
據悉,作為信息化金融服務提供商,快錢依托業已建立的信息化支付清算平臺,持續打造包括電子收付款、應收應付賬款融資等創新產品組合,由此形成一套流動資金管理解決方案,服務于各個行業領域。
一般,在一個資產包中是大致統一的貸款周期、統一行業的客戶。“我們跟商業銀行的關系是我們就像一個收割機,我們開到田里把菜都收回來,歸類,歸成有機的一類,歸成各種類別,商業銀行的行長就是餐廳的大廚,五星級的大廚。”關國光戲稱。
把企業按照銀行的規則歸好類,是快錢和銀行之間的關系。而每家銀行、每一個時期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銀行的標準經常不斷變化,監管部門對他們的要求也是不斷發生變化的,也因此,快錢要不斷進行業務調整。
在費率方面,關國光說:“從千分之幾到百分之幾都有,就是和行業特性、規模、速度之間都有關系,這里面我們還確實做不到一個簡單的統一價格,各種行業不一樣。因為我們不能主導定價,所以賺錢高的行業對價格不敏感,賺錢低的行業對價格高度敏感。”
第三方支付深度細分
關國光反復強調其實快錢的定位并沒有改變,只是面向企業客戶,產品組成可能會發生變化,或增加更多的增值業務。
在被問到快錢現在做的業務究竟更多是技術公司的業務還是金融企業的業務時,他解釋稱:“說是技術公司的話,央行就不用發牌照了,但牌照上說我們是非金融機構,所以我們不是金融機構。這是一個應該受到監管的業務,是需要許可的。我們在2009年就已經成立這個團隊來做這項業務了,而且我們團隊中,也一直是金融人才和技術人才并舉。”
和快錢深耕B2B支付領域不同,幾乎同時,第三方支付企業財付通宣布將升級“微支付”業務體系。據悉,“微支付”通常是指用戶在處理從幾分到幾元的小額付款時,只需要輸入賬號密碼而減省了反復認證銀行或資金賬戶等繁瑣過程的便捷、安全支付方式。據了解,財付通“微支付”覆蓋騰訊旗下的游戲、開放平臺、QQ視頻、電子圖書等數字娛樂場景,未來還有望滲透到外部第三方市場。
有業內專家指出,和企業級的B2B市場不同,國內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開始布局網游、手機網購、SNS社區、手機應用等微支付市場,如騰訊財付通、盛大盛付通、網易網易寶、易寶支付和浙江移動等都先后推出了“微支付”平臺。
艾瑞咨詢分析師王維東說:“現在的支付行業都存在差異化發展的態勢,向航空、網購或者向傳統行業交叉等方向發展。不同的支付企業在發展之初就有不同的特點,在業務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了一些客戶資源和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他表示:“深度細分方向多元化,市場盤子很大,可以給各家企業擴寬的道路很多。”
根據艾瑞咨詢4月17日的研究報告,2011年,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22038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長速度連續6年超過95%;同時,該報告指出,當前第三方支付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傳統行業電商化、線上線下相結合將成為支付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