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22 13:56:40 作者:sc001 來源:1
如果籃球世界也拍一部《一球成名》,那么以林書豪為主角的劇本,實在唯美得近乎幻夢。更讓我們雀躍的是,這一次的勵志劇的夢幻色里,有了黃皮膚和黑眼睛。
NBA 的slogan 是“Where amazing happens”,意思是這是個創造奇跡的地方。熟悉NBA的朋友一定都在電視轉播的時候看過這個品牌廣告:屏幕兩邊分別是where、happens,而發生了什么,則在屏幕中心用一個個漸進的畫面來展現。有激烈的爭斗、有勝利的怒吼、有傷病的無奈、有兄弟般的友情……現在有了林書豪。
黃皮膚的籃球小子
林書豪本來是個很普通的美國小孩。出生在美國,父母是上個世紀從中國臺灣過來的移民。
他是一個法律上的美國公民,卻因為與這個國家的大部分人又不一樣——黃皮膚、黑眼睛——這個特征,讓他從小到大的個人故事,又具有了很強的代表意義。
林書豪不是為籃球而生的神奇小子,他愛上籃球,不過是受了超級籃球迷的父親的影響。
但作為一個亞洲家庭的孩子,即使來到充滿美國夢想的土地,他的父母在支持他打球的同時,還會試著為他設計一條很正規的軌道,讓他循著軌道去走。
他們會對林書豪說,你想將來打球沒問題,但是你要有一個后備的職業,萬一你受傷不能打怎么辦?只要先把書讀好,你要打多少球都沒有關系,但是如果你的成績退步,我們就要調整你打球的時間。
當然,林書豪到現在還是感謝父母的支持。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的一些朋友會說,讓林書豪打籃球是浪費時間。但媽媽看到林書豪打籃球時很快樂,所以支持他所做的事情。有意思的是,當林書豪進入哈佛后,那些過去批評媽媽的朋友反而來問她,自己的孩子應該做什么運動才能進入哈佛。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轉變。
普通少年的挫折之路
高中階段就已經是籃球明星的林書豪在畢業后進入了哈佛大學。在很多人眼中,可能這是少年時代的完美歸宿,但對他來說,哈佛卻是他無奈的選擇。
林書豪那個時候非常想進斯坦福大學,斯坦福大學就在林書豪高中的對面,他從小就把斯坦福大學的球員當做偶像,但事實上,斯坦福大學不會給他獎學金。大學的教練也并不看好他。最終,哈佛成了林書豪的最后選擇。哈佛愿意給他獎學金,會給他在球隊保留位置。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林書豪也很感謝這次經歷。
進入大學后,林書豪的籃球經歷并不順利,作為一個亞裔的年輕人,他經常在比賽中聽到一些諸如“不能讓那個東方小子如愿”的歧視性語言,甚至會有的教練會問他:中國人和日本人有什么不同?
真實的生活總是充滿了無奈,林書豪說:“很多時候你不能反擊,因為那是從觀眾中喊出來的,我沒有什么可以做, 我不可能把他找出來和他對話, 或和他單挑。如果是教練或其他球員說這種話而我反擊的話,我會惹上麻煩或被踢出比賽。所以我試著不去反擊。”在大學快要畢業時,林書豪問了一下自己的內心 ——想打籃球。當時的林書豪覺得如果不做的話會后悔一輩子,就先打一年,看看前面的路該怎么走。
林書豪到現在還感激來自家庭的支持,父母對他說:“最了不起就再多養你幾年,如果你想再多打幾年,可以,沒有問題,但是不要打太多,我養不起你這么多年。”但NBA 之路對林書豪來說一直坎坷。我們現在仍可以通過鋪天蓋地的報道中看到他的經歷。林書豪盡了自己的全力,但卻始終被拒門外。林書豪在落選后一度吃了將近40 個雞翅,辣得肚子疼,他只能希望這樣的行為來平復自己深深的沮喪。
林書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他有著普通人的情感,后來他被金州勇士隊接受后,沖進房間里把自己的兄弟們叫醒,興奮得大喊大叫,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出來一起吃飯慶祝,那天晚上林書豪興奮得無法入眠,后來干脆出門去買了三臺 iPad,送給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接下來幾個星期笑容陪伴著整個家庭。
追求內心的安寧
NBA 給了林書豪不一樣的感受,他更多的是感覺到來自別人的尊重,很多球員——甚至一些他從來沒有見過面的球員——都用他們的方式來支持和鼓勵林書豪,從大學球隊到NBA 對林書豪,絕對有很大的改變。
作為一個黃皮膚的小子,從進入NBA 開始后,林書豪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對攝像機,這讓林書豪感到很困難,作為一個不愛出鏡的人,他不愿意在閃光燈前曝光……
年輕的林書豪,心態開始發生變化。當他完成一場比賽或練習時,如果打得不好,心情會很不好。這時他開始需要檢查自己,來發現自我定位究竟在哪里。“很多人打球的動機是金錢、女孩子和(明星的)生活方式……我也是人,也經常被世俗所誘惑,但是我知道我打球不是為這些。”第一次簽約時,有那么多媒體和那么多粉絲,林書豪覺得必須打好每一場球,這樣大家才會高興。“ 這是我一直面對的掙扎,因為我仍然是一個人,仍然生活在我的肉體中,但是我必須真正了解,我不是為球迷打球,不是為家人打球,甚至不是為我自己打球。”盡管現在已經一飛沖天,但林書豪已經找到了自己打球的動機,他曾在電視采訪中說:“ 追求‘ 永恒的快樂’,而不是輸贏的快樂。想明白了一點,我的心靈就得到了神奇的‘安寧’。
這種神奇的‘安寧’帶來了奇跡的表現。
我常處于忙亂,當我打得不好,我內心沒有‘安寧’。有了我心中的‘安寧’,就算事情出了差錯,我仍然坐在那里,仍然可以醒過來,可以微笑面對,一切都會變好,我只需保持快樂。”對于我們來說,運氣不足以解釋林書豪的成就。我們從媒體采訪中看到,他的大學教練阿瑪克說:“他需要點運氣嗎?當然。但當機遇來臨時,他做好了準備。這個孩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整個人生都在為之奮斗。”贊譽、光環不期而至。如果沒有他堅持不懈的瘋狂訓練,如果沒有始終保持著角色球員那種對機會的嗅覺,林書豪完全有可能錯失這一切。所有人都對他的未來充滿想象和期待,想知道他去往何處,對我們來說,他來自哪里恐怕更有意義。他帶給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如果你輸給個子比你小、投籃比你準的對手,那只能說明你輸給了刻苦和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