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5 10:52:08 作者:無名 來源:1
眼下,民營企業進入從本土競爭到國際競爭、從粗放經營向精細化經營的戰略轉型期,經營環境日益復雜,企業需要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這對企業家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經濟更高階段的競爭將是企業家素質的競爭,新一代商界領袖在哪里?除了寄希望于第一代企業家的“脫胎換骨”之外,對企業家“更新換代”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不久前,在中科企業家學院首屆理事會上,與會專家和企業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他們的觀點。
傳給子女的是精神,不是產業
同方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志平
現在企業接班人的問題已經擺在了很多企業家面前,成為一個非常殘酷和非常嚴峻的問題。第一代企業家幾乎都是白手起家,通過幾十年打拼,才有了現在的成就和財富,因此企業家們往往是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企業的建設發展中去。
但是要想讓企業長足發展,做成“百年老店”,經營固然重要,第二代的接班培養也很重要。首先應從培養子女做起,除此之外,就要尋求職業經理人,盡可能優化委托代理合同。同時,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用制度來管理企業,而不是以個人的力量來經營企業,則是一種必然趨勢。
我的企業也面臨著傳承的問題。我的兒子如今已經大學畢業,正準備到國外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我認為,浙商要做大必須具有國際視野,讓子女受高等教育,甚至特意送到國外留學,以獲得更高更好的教育來應對全球一體化經濟。因此我同意兒子的意見,學成后先在國外找一個大型企業工作一段時間,至于以后回不回來,要尊重他自己的意見。目前,不少家族企業的子女不愿回家繼承家業,這并不代表企業從此就衰亡了,反而企業可以借機分散股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樣可以使企業更好、更健康地永續發展。對于浙商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子女繼承浙商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而不是現有的產業和財富。
企業未來的人才,要從大一開始教
海亮集團董事長馮亞麗
有人說創業難,我認為現在的企業不是創業難。創業那個時候是難,但是現在你有力氣也不行了,你還得有文化、有思想。你不僅要懂國內的法規,而且要懂國際的法規。
我覺得現在非常累。怎么把企業做好是非常難的事情。可能大家覺得坐在一起是浪費時間,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在一起溝通,聊聊天,可能偶然的一句話會激發你的思想:原來這個地方是可以這樣做的!現在我們公司里面剛招進來的學生,有時候你怎么教也教不會,就是一定要讓他通過實踐,才可能會有一點悟性:原來這個地方要這么做,書本上是沒有這些的。
所以說現在辦企業需要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現在我們這些企業家都在學習,但是令我們頭疼的是我們的下一代怎么辦?怎樣才能培養出新一代與國際接軌、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人?現在的學生在書本上可以學到法律法規,但為人處事的方法、決策力和判斷力是學不到的。有時候,新一代人身上缺乏的正是這些素質。
對于企業未來的人才來說,如果能夠從大一開始就進行和實際結合的教育,我相信效果會更好。這樣是讓他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和理論結合,知道應該怎么學、學什么。
要把我們的經驗教給下一代
中國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鄭元豹
真正的財富是納稅就業、社會責任,是愛國、愛業、愛家。新商界領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重視社會責任。浙江企業家的一些經驗,是書本上找不到的財富,是我們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我們要把這些寶貴的素材傳播下去。文憑不是知識、知識不是文化,書上說的都是大道理,但是企業家講的不一定是大道理。企業家講的是實效,每個企業的發展過程就是一種文化,許多企業的發展壯大是在復雜的背景下產生的商業奇跡,既缺乏先例,也幾乎不可復制。我們要培養下一代企業,就要把我們的精神財富和經驗無私地提供出來,這是現代企業家應盡的社會責任之一。
企業家需要源自民族情結的凝聚力。在市場經濟下,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中是一個民族品牌。這跟運動員一樣,在世界上拿冠軍,是一個民族英雄。
企業家不是傳統學校培養出來的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主任、中科企業家學院院長王忠明
企業家像一切天才一樣,是有天分的,許多骨子里的東西是學不來的。企業的核心管理者,他們或許都到學校里聽過課,接受過培訓,但是不能說是傳統學校培養出來的。傳統學校不可能擔負起培養企業家的使命。
真正優秀的企業家,是思想的創新者,在他們身上更能體現企業家精神。對于一個企業家來說,除了要為社會提供有形的產品和服務,還要有無形的思想財富,這比有形的產品和服務更具有生命力。對浙江的企業家來講,這個方面應當走在全國的前面。除必須的硬件配備外,關鍵是軟實力,我認為以企業家來培養企業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