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30 13:28:15 作者:詩#晴 來源:1
下午四點,梁遠招呼上同事,匆匆跑到四樓的超市,整理貨架,清點零錢,準備迎接下午4:10將到來的客流高峰;在同一幢樓里,戚俊正和同事們一起在為一家企業設計網站,而戚俊口袋里有一張銀行卡,卡里有一萬元,都是這兩年打工掙來的……他們,都是南京金陵職教中心校園里的“小老板”。
這家超市有43個股東,總經理今年16歲
“看,我們這里的卡子很漂亮,只要3塊錢一對,到新街口要賣十幾塊呢。”梁遠從柜臺里拿出了一對粉色的發卡,在顧客頭上比了比,還送上一面鏡子看效果。顧客挺滿意,還想買個配套的頭花。梁遠又推薦了白底紅圓點兒的蝴蝶結,下面配的是卡子,可以隨意夾在頭發上,簡單又好看。幾樣東西共收了9.5元。一筆生意成交了。
2008年11月18日,一個由43名15歲職校生共同經營的繽紛新天地超市在金陵職教中心開業了。學校提供了一間大教室做場地,由08營銷大(1)班的43名學生共同出資一萬元,43個人同時擔當超市經理、收銀、理貨、售貨、進貨各種角色。一年經營下來,繽紛新天地超市成功“打敗”附近幾家小店,成了學生們心目中的No.1。
“前幾天開校運會,他們提前好長時間用班級黑板和QQ群大做廣告,為各班級提供訂水服務。”總經理梁遠今年只有16歲,可做了一年生意之后,這個小姑娘現在的算盤可靈著呢。“我們平常每天的營業額在800-1000元之間。但校運會那天達到了2000元。”原來,當時超市的職員們看到校運會要召開,覺得肯定需要大量的礦泉水、冰紅茶、巧克力,就提前讓大家訂貨。這還不算,運動會當天,幾位負責人把超市的商品搬到了教學樓與操場之間的空地上,零售也賣得非常紅火。
記者走進超市發現,各地的特產在食品區域擺得滿滿當當,堪比淘淘巷。“我們女生愛吃零食,也喜歡去找啊,什么時尚的這里都有,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店里有43個股東,人人發揮自己的智慧,平常對零食有研究的女生幫著搜集新食品,比較會搭配的女生選擇飾品進貨,有的還從外貿進來了一批售價50元一件的西裝。“這西裝真不錯,我們學校好幾個老師買了,穿出去人家都說好,質量也不錯呢。”這天,蘇婭老師去了超市,合計要給老公也買一件。
這家超市的營業時間相當特別,早上7:20-7:50;中午12:00-下午1:20;下午4:10-6:20,都是學生有空的時段,也只有這個時候,超市的43個工作人員才有空輪流開店。每一個來上班的員工,一次有5-10元的工資,現在除了按時發工資,超市還主動向學校上交了2000元的租金,賬面上也積累了兩萬多元。因為經營得好,這家超市下學期就要搬到一樓,相當于“門面房”,43個股東表示,一定要誠信經營。
項目經理存款一萬多,買卷垃圾袋卻要算半天
“一卷垃圾袋要三塊錢左右,一頓盒飯是6塊,還要算耗材,留下錢更新設備。”幾個月前,戚俊還只是金陵職教中心的一個學生軟件高手,現在,他當上了路特軟件有限的項目經理,要管理10個左右的員工,負責大家的吃飯、工資,就連買垃圾袋都得他做主。
“我們是6月底才成立的校企合作工作室,現在業務金額差不多一萬塊錢。”戚俊說,因為大家都是在校生,平常功課都很忙,每次做項目,都會集合一批不同的學生。“我們最大的一筆生意是6000元,賺錢的第一筆是幫一家公司做網站,當時差不多有4000元。”戚俊說,自己的這家公司可是正式注冊的,他還制訂了一系列的考勤制度,把幾十個兼職員工管理得井井有條,現在大家都挺配合他的。“現在雖然賺錢了,但也不敢亂花,因為開公司要花錢的地方太多。”戚俊是這么分配資金的,30%留在公司做設備投入,10%買耗材,還有60%要給大家開工資,還要給每個人安排免費工作餐,辦公室的用具也需要花錢購買。
“我自己其實還挺富裕的,打工和開公司共賺了一萬多塊。”戚俊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小金庫”,這些錢都存在銀行卡里了。從2007年開始,戚俊就在珠江路打工,做過銷售,做過客服,2008年暑假就賺了3000多元,現在開公司每月能拿一千塊,算起來早超過了一萬元。
“以前我的日子過得有點奢侈,父母一給幾千塊,買個MP3,買雙鞋就全沒了,一點兒不知道心疼。”現在的戚俊就不一樣了,賺了錢都存進了銀行卡,還要求父母不要再給生活費了。“我媽過生日,我給她買了個漂亮的玻璃工藝品。她現在可開心了,覺得我很有能力。”
手巧小姑娘,朵朵紙藝成就創業夢想
“現在很熟練,一天可以賺到100元。”清秀的17歲女孩王圓圓是金陵職教中心97營銷大專班的學生,心靈手巧的她最愛花。學校和一家手工坊合作,給女孩子們豐富業余活動,學做紙藝花。首批培訓了10名學生,現在都成了高手,每周她們拿回材料,業余時間在宿舍里做,一天如果做6小時,就可以賺到100元,平時功課忙,就做一兩個小時。王圓圓雖然還沒正式當上老板,但她已經在招募學弟學妹一起做紙藝花了。“剛剛辦了張銀行卡,存了500塊,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將來我肯定創業,本金就拿做紙藝花的錢。”王圓圓說,幾個好朋友已經商量好了,畢業前要開一個手工坊加盟店,聽說加盟費兩萬元,大家都在鉚足了勁攢錢。
“我現在的固定客戶有幾十個,有校外的居民和學校的老師。”金寶通服務中心總經理屠德偉穿著一身工作服,其實他是金陵職教中心06汽車檢測與維修高職一班的學生。“我現在是打名氣的階段,從洗車到保養,才收10塊錢。”屠德偉想現在不考慮賺錢,就賺個口碑,他的員工也都是同學,每天開業兩個半小時,洗車點就設在學校大樓前。“我現在在跟學校談,想租下門面房,辦執照,開個汽車美容店,也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屠德偉談業務有底氣,因為他口袋里揣著兩萬多塊錢。“我從小學五年級就想創業了,都是用零用錢存起來的。”屠德偉說,這兩萬多遠遠不夠,所以他還在積極地尋找合伙人。
金陵職教中心信息技術專業部主任楊濤說,僅他自己所在的專業部,800名學生當中,40%都參與創業,有的當老板,有的當員工,大家既是同學,又是同事。“學生們在校外接拍攝任務,做網頁,他們都很能吃苦,有團隊精神,有些學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讓老師都吃驚。”楊濤說,這些小老板畢業后有創業的,也有就業的,不管在什么崗位,反饋回來的信息都是很棒。“因為他們提前適應了職業身份,懂得體諒別人,會把學到的知識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