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城市里比比皆是,而鄉村卻很少留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并不是因為鄉村不出"文化人",而是人們認為畢竟城市里機會更多,工作生活水平更高,而今,卻有大學生放棄城里的繁華,投身到農村,生養他的那片土地!
一名大學生回鄉當農民的舉動,時下有很多人不理解,有的感到非常惋惜。特別在許多父老鄉親看來,顯得非常不可思議。人們常常背后議論:"本以為這孩子大有作為,沒想上了大學還是回來當農民,白讀書了。"這種輿論給了回鄉創業大學生很大的壓力。但是,大學生陳世昌回鄉創業成功并帶富家鄉人民,事實證明:大學生當農民有廣闊前程。
不戀大都市,不求"鐵飯碗"的大學生回村創業,不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多的是對這片養育了他的土地充滿了感情,想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帶領著鄉親們共同致富。我國農業發展緩慢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農民缺知識、缺文化;了解了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大學生創業與農村農業的關系就明朗化了,從農村考出去的大學生是未來農民的代表,有知識、有文化、富有理想,敢于嘗試,如果把這些知識重新注入回農村,就是強心劑,現代農業就真的有希望發展起來。
大學生回村創業,深入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陳世昌飼養種鵝創業致富經歷告訴我們,大學生扎根農村、深入基層創業致富,示范帶動效應不可估量,不僅可以帶動農民致富,還可以促進農業增效,甚至能改變農村現有農業產業布局,從單一的傳統種植業,發展到養殖業、加工業以及農業服務業,實現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
大學生創業之路是很艱辛的,不僅需要勇氣,還要做好自我定位,選準創業項目,更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追求,努力頑強的拼搏。創業成功的背后,離不開眾多幫助和支持,其中,包括政府利好政策的支持,得益于這個偉大的時代,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勉勵當代青年要自覺到去經受鍛煉、發揮才干,在農村實踐中建功立業。
陳世昌飼養種鵝創業致富經歷,給了我們的鼓舞。然而大學生畢業后大都希望留在城市,因為那里有更多的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相對于農村有更多的物質誘惑,生活條件也比農村優越得多。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如何做出就業選擇是每個畢業大學生面對的問題,在此,倡議更多的大學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到艱苦的農村去,去發展生產、帶富家鄉人民、建設新農村。希望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投身到新農村建設的火紅事業中去,農村那里有廣闊前程!
大學生返回農村并不"丟人",相對于城市,農村前景更廣闊!陳世昌不僅激勵著一代人,更激勵著整個社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