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能做什么?有的人可能會說,買本書充實一下自己,或是買件衣服,打扮一下自己,很少有人會用200創業。來自廣州的潘文偉,就是用這僅用的200元走上了創業路,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廣州打下了一片天地,成為有房有車的小老板。
他叫潘文偉,2007年剛來廣州時口袋里只有200元,而兩年過去后,他已賺到了300萬,成為有房有車的小老板。
今年22歲的潘文偉出生在貴州一個小縣城的工人家庭,原來一家五口全靠在供電局當技術工的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2007年,潘文偉考入中大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來到廣州后,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不但申請了學校的勤工助學,還四處找機會賺錢。不過,當他揣著荷包里勤工助學賺下、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準備闖世界時,百貨大樓琳瑯滿目的商品和濱江東“天價”的樓盤讓他頓時蒙了。
“我到底要奮斗多少年才能在這個城市容身?”于是在很多同學還在盡情享受大一悠閑的校園生活時,潘文偉開始賺外快,做家教、推銷信用卡、賣T恤……
2007年底,學校公開招投標一些院系的院服訂做項目,潘文偉看到了商機。
潘文偉從學生會的“哥兒們”那里弄到了參與招投標公司的名單,并扮成顧客挨個兒打電話到那些公司問出不同質量服裝的底價。然后,他直接在網上查出一些生產商的地址,主動上門與廠家談生意。
投標價和貨源確定后,潘文偉私底下向學院有理有據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裝在價格和質量上的優勢以博取印象分。投標當日,他更一人以5間公司的名義巧妙地參與投標。
末了,他這個“初哥”竟然贏了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學校的院服創業項目。雖然個院服生意只賺了2萬元,但這卻讓他在創業路上找到了感覺。
去年初,潘文偉無意間認識了一名做安全監控設備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時又得知中學“死黨”家中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正好在招標安檢設備,于是潘文偉充當了雙方談判的橋梁促成了這一單生意,競標成功后,他一下就賺了50萬元。
今年9月,潘文偉才升大三,不過經過短短兩年的打拼,他的總資產已有近300萬元。今年初,他在深圳市福田區購置了一套房子,買了一輛轎車,還開了一家網絡公司當起來了大老板。
潘文偉的成功,告訴我們,你有創業的夢想,什么都阻擋不了你前進的步伐,不斷的付出,一定能夠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擁有美好的未來!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