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細的觀察公司的身邊,你會發現那些職位比你高,薪水比你多的人肯定是在自己的崗位工作時間長的人。他們在自己的行業領域比別人知道的更多,研究的更深,所以也成就更高。
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崗位,都有其自身的規律,都有一些值得你去深入琢磨的東西,也都可能產生一些高精尖的人才。即使是發傳單這樣貌似簡單的工作,如果要發得好,也肯定有許多門道;收破爛也能收出的富豪出來。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現狀”,就是這個道理。與這些不同行業的不錯高手接觸,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對于自己的領域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知識積累,有著自己的見解,可以隨時和你侃侃而談。
中國有句古話,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你想成為這個領域的人才,游離于這一行之外肯定是不行的。你要深入下去,研究出它的“門道”和規律來,你才在可能成為高手,你才有資格去拿高工資。否則,只浮于表面,一切都免談,因為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一抓一大把。
要想知道你在這個崗位、這個領域是否積累夠了足夠的經驗,你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對這個崗位或領域有著怎樣的理解或見解?如果你能道出個一二三來,恭喜你,已經入行了,你已經能看出“門道”來了。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的,怎樣做又是徒勞無功的,凡事都有自己的觀點或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這時候,你才真正把從別人那里學到的東西轉化成你自己的東西,你才有資格稱得上是有“真材實學”。而這些知識,才是構建你核心競爭力的重點所在。
很多職場人士(尤其是大學生)往往會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剛剛接觸工作才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認為沒什么發展前景,便拍拍屁股走人。遇到下一份工作還是這樣,從來沒有在一份工作上深入下去。
職場新人進入一個公司,擔負一個職位角色,基本上要半年的時間才能了解情況,一年左右才能入門,兩年左右才能入行,三年以上才能有效積累工作經驗。如果你工作3個月或者半年就跳槽,你根本就不可能接觸到核心的東西,更別提積累工作經驗。以為跳槽多就可以快速積累經驗,那其實是自欺欺人。真正有沒有學到東西,又學到了什么地步,捫心自問,其實你心里比誰都清楚。
什么樣的人能創造價值?人士。
如何成為人士?在一份工作上老老實實工作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經驗積累。
這個社會需要的不是全才,而是專才。只有成為專才,并以此為目標,這才是你的職業規劃成長所應堅持的正確方向。只有你通過不斷的努力,在自己的領域里實現了突破,獲得了成就,那么你就成為了職場上手歡迎的人才,你就能獲得事業的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