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創業,很多人都想當老板,但是,你真的適合創業嗎?那么,具備哪些素質的人才適合創業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創業者需具備哪些素質才更容易獲得成功。
1、不安分。要想創業,先分析下自己的性格中有沒有不安分的基因。其實這未必是顯性的“刺頭”表現,而更多是骨子里的不服輸、求上進的基因。也許在平常 的時候不會表現出來,甚至你都沒意識到,但是在人生遭到重大挑戰的時候,它可能是決定你的選擇的重要因素。
2、有理想。不安分是否等于有理想?不然。不安分,可能導致你終成為一個個體戶、小老板而已。但有理想,是做一個“成功并且有影響力”的事業的必 要條件。這些例子太多了,馬云、任正非、柳傳志等人的心路歷程早就被書寫過好多遍,建議大家多多參閱。在這里,我還想特別指出,有理想通常是指為社會和客 戶創造價值,甚至推動行業的發展,這和賺錢并不矛盾。一個正常的創業團隊,是應該同時也具有(為自己)創造財富的理想,這要鼓勵。
3、有激情。這點很重要。創業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從一個打工者轉而走上創業的路,意味著你的生活會發生重大變化,會給你的家庭生活模式、時 間分配、親友關系等等帶來劇烈的沖擊,你也許會很快遭遇到各種想象不到的困難和壓力。在這種情勢下,如果沒有足夠的激情,沒有積極的心態,很難堅持下來。 執行力。很多創業者都忽視這點,或者在這點上過高地估計自己(和自己的團隊)。很遺憾的是,一大半有理想,有追求,也有激情,很努力的團隊,是 因為執行力不強而失敗,或者淪為平庸的。什么叫執行力強?很多創業者都有制定宏偉的目標和X年計劃,那請不妨來倒著想一下:如果你有一個雄心,要三年抑或 五年之后做到如何如何,那以事物發展的常理推之,第四年你應該做到如何?第三年?第二年?明年?今年?又該達到如何的。
4、勤奮和。創業是一件挑戰性的事,想來世人的聰明程度其實是差不多的,要勝出一籌,勤奮和是必不可少的。相對來說,勤奮比較多的人能 做到,特別是中國的企業家,受惠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若論勤奮,那是在全球范圍內可以的。我一直很敬佩我們所投資的一些企業的CEO,經常在半夜還 花時間在工作相關的事情上。但是,在這點上,經常有些聰明人做不到。所謂,意思就是精力不要分散,應集中在對你的事業起關鍵作用的那些人和事上, 外面的世界縱然很精彩,但不值得你分散注意力的,大可不必分心。
5、快速學習能力。許多創業者都知道企業發展有個“死亡曲線”,就是在起步的時候,沒達到盈虧平衡之前,企業的現金不斷減少的一個軌跡。這是極其危 險的一段時間,很重要。財務上的圖表畫出來是很現實和客觀的,容易理解和被接受。相比之下,容易被忽視的是企業的“學習曲線”。在市場波譎云詭的變幻和企 業之間激烈的競爭中,背后起作用的就是這條學習曲線。能夠付較小代價保持快速上升的企業,就是學習能力強的企業和團隊,往往容易勝出。
6、管理能力。這是一個決定你創業的企業能做一億還是十億乃至百億的能力。通常來說,如果你以前沒有在大公司負責過管理一個產品線,或者一個部門的 損益表,那在企業快速發展到一個階段的時候,你就會碰到自身管理能力的坎。企業容易在此時出現管理混亂、策略不清、績效管理失衡、文化雜音增多等等問題。 如果作為一個創業者你意識到自己這方面有所不足,建議你在團隊里配備一個有這樣能力的COO,或者在某個時候物色能代替你CEO位置的能人。
7、領導力。實在點說,我這里想說的是胸懷。有些在其他方面堪稱的企業家,終的短板卻是在這里。例如,有的企業家過于獨斷,聽不進別人意 見,導致一起打下江山的兄弟們逐漸流失;例如,有的企業家太著重控制,不能很好地用人,總是建立不起來強有力的團隊,自身的局限性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卻渾然 不知;例如,有的企業家自私,嘴上掛的總是團隊,但是常常都在為自己考慮……創業者需要記住橋歸橋,路歸路,生意歸生意。領導和管理,終的主要目的,都 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效率。切忌自身成為企業效率的瓶頸和阻力。
你足夠了解自己嗎?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嗎?奔波在創業路上的朋友們,心心念念想創業的朋友們不妨停下腳步,看看自己到底應該選擇那條路才是好的。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