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步軒,中文系畢業;陳生,經濟系畢業。一個是中國好的屠夫,一個是中國土豬,他們聯手成立了中國靠前家培訓刀手的“屠夫學校”。
陳鴻娣心中有一個夢想:賣豬肉,掙大錢。
成為女屠夫前,陳鴻娣是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一家早餐店的女老板,賣拉腸、餃子和云吞,但是,她馬上注意到了菜市場里那群人,“那些賣豬肉的,賣一頭豬就能賺兩三百塊,賺好多錢”。這個上唇長著胡子、身材結實的31歲的女人迅速把早餐店扔給父母打理,一個人跑到廣州,穿上迷彩服,坐進中國靠前“刀手”訓練營——“屠夫學校”,聽“屠夫”、屠夫學校“名譽校長”陸步軒講解怎樣殺一頭豬,以及讓豬肉看起來鮮嫩欲滴的訣竅——就是給肉案上一兩百瓦的白熾燈罩一個大紅燈罩。幾天后,受訓滿45天的陳鴻娣將要進入她的老鄉、廣州壹號土豬創始人陳生旗下430個肉攤中的其中一個實習,“摸清市場后,我會承包檔口”。她說,實習“刀手”月薪只有1800,但未來等著她的將是5000到1萬多元的月收入,甚至更多。
2001年是陸步軒生意好的光景,老陸兩口子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一直忙乎到吃晚飯,一天多賣掉15頭豬,能賺1900塊錢。中國好的屠夫陸步軒47歲,笑起來會露出一對小兔牙。他戴眼鏡,穿白襯衣,伏在講臺上,講母豬肉、5號病和注水肉的危害,語調平緩,像和尚在正午念經,讓人昏昏欲睡。他上完課,右肩吊了小皮包,點了根煙,要趕著飛回西安,年輕的“刀手”們圍住他,索要簽名、手機號和QQ號。
送行的午宴上,老陸一人喝掉了兩大瓶冰鎮啤酒:“我中午不吃飯,喝兩瓶啤酒,吃點菜,就夠了。”鄰座是他50歲的師兄、屠夫學校校長陳生,陳生嚼口菜,問他:“老伙計酒還有嗎,不夠我再弄點?”老陸打了個嗝,搖搖手,據說,陳生每年都會給老陸寄20件(150瓶)52度的“老伙計酒”,夠他喝一整年。老陸,陜西省長安縣鳴犢鎮高寨村人,出身窮苦,兒時通讀《水滸》,父親曾與河南省漯河市的一位小學教師搭幫販過老母豬。1985年,復讀一年的老陸以531分,陜西省第十四、長安縣的成績進入中文系,村里敲了鑼打了鼓,家里割肉打酒大宴賓客,鄉親們奔走相告,說能去天子腳下的地方,了不得!那是祖上燒了碌碡粗的高香,幾輩子修得的福分。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