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太太在當今社會算是一個職場弱勢群體,想要兼顧家庭與事業十分困難。于是有的女性選擇自主創業,為自己謀劃一片未來。今天咱們故事的主角就是這樣一位不服輸的女性,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
荊蓮是一位全職太太,以前學過護理 ,雖已年近五十,卻一直都想自己創業,開美容店是她的終選擇。昨天,在干將西路這家美容店,荊蓮說,“不開不知道,一開虧半年,自己差點撐不下去!”
140平方米樓面年租金2.7萬元;導入儀,太空艙減肥儀,冷熱噴器等各種設備2萬元;床被毛巾等2800 元0 元;空調及辦公用品近2萬元……創業開銷記憶猶新,美容加盟店剛開張時,免費美容卡送掉200張,顧客只迎來20人次。首月營業額2000多元,平均每天僅七八十元,而創業計劃書上寫明,日均營業額至少達到330 元,收支才能維持平衡。荊蓮回憶說,“當時,吃不下睡不著,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虧了這么多,已經不能再繼續這么下去了。讓親親朋友幫忙做宣傳,上社區送免費美容卡……凡是能想到的點子都用上了,效果仍然不理想。“當初想得太天真,創業可沒這么簡單!”情急生智,荊蓮果斷決定美容“取經”。整整兩三個月,鬧市區牌子響、口碑好的美容店,她幾乎一口氣兜了個遍,各家會員卡攢了一大沓。“化妝用品、美容手法、消費群體、服務項目、管理措施等等,什么都看、什么都問、什么都學,每天還堅持寫心得——這筆5000 元學費真沒白繳……”
美容加盟店周圍都是村鎮,消費水平不高,一般都是中年的教師、公職人員等來了消費。要生存,定位就得準。經過冷靜分析,荊蓮悟出兩條“求生點子”,一是將小店定位在中低層次。“基礎消費”會員、散客每人次分別控制在25-30 元、40-60 元,“中檔消費”每人次則分別控制在60-70 元、70-80 元;其次,每年2-6月、10-12月是消費旺季,根據季節變化,細化、延伸服務項目,推出特色防曬、防干、保濕、減肥、足浴、畫指甲等服務……
努力終有回報,美容店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第二年夏季,日均10人次、月均300人次的客流量,讓荊蓮長舒了口氣,生存危機終得化解!
相信她不是一個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全職太太也正在或者籌劃著自主創業,希望她的故事能給各位些許指點!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