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代很多人來說,“富二代”,這個令人稱羨的群體,他們的人生注定是輕松輝煌的,他們根本不需要像一般人那樣去刻苦奮斗。但是作為富二代出生的陳仲尼并不這樣認為,他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創造自己的事業,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的創業故事。
今年43歲的陳仲尼,是香港金鷹控股有限公司,還擔任了香港青年才俊參訪團副團長。此前一直沒在媒體出鏡的他,昨日下午來到重慶一中,與青年學生暢談了他的創業人生和家庭觀。
在香港修完小學和中學課程后,18歲的陳仲尼準備只身前往美國繼續深造。“但我卻很茫然,不知道報什么”,父親建議讀律師不錯,陳仲尼卻覺得那是在法庭上“吵吵鬧鬧”的職業,于是選擇了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修讀金融。
22歲回到香港,在人們看來,他理所當然進父親的公司出任“少帥”。但陳仲尼卻自己找了一份工作:花旗銀行普通職員。從基層開始磨練,4年后,陳仲尼榮升為副總裁,是同事眼中的大紅人。
“我做得很開心,但是覺得學識不夠。”正當事業紅火之時,陳仲尼將一切重新歸零,1993年又重返美國,在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我越來越覺得時不我待了,2年的課程時間太長”。不到一年,陳仲尼拿下學位再次回到香港。
在又一個十字路口前,陳仲尼的選擇再一次出乎人們意料:不回父親公司,另立門戶。陳仲尼真正的事業從1995年開始,這一年,他主持創立了金鷹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為家族及公司進行投資業務,范圍涉及全球證券、風險投資和企業直接控股。
“說實話,啟動資金還是來自父親的支持,要不也不會有我的今天。”陳仲尼坦言,香港競爭太大,各種發展空間幾盡,光靠自己打拼創業已十分艱難,“我認識很多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幾乎都來自內地。”
不過,陳仲尼還保持了強烈的家庭觀和親情觀。父親陳元鉅已經80多歲,“我有什么事情都會向他請教、跟他商量,即使得不到好的建議”。陳仲尼還有兩個孩子,一個10歲一個7歲,每天時間很少,除非急事,否則他都要在晚上八九點鐘回家,在休息前陪孩子聊天。
而到每年的寒暑假、圣誕節、春節,陳仲尼把所有時間留給了家人。“你們只有十多歲,還有六七十年可以干,一定得趕上重慶快速發展的列車。”陳仲尼告誡在場的青年學子,一定要不怕吃苦,不怕失敗,作好經歷風風雨雨的準備,“像我們經歷住金融危機一樣,趟過了你就成功”。
故事中的陳仲尼另立目標、另立門戶通過他自立自強的努力,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新一代“富二代”形象。希望廣大的創業者在他的身上汲取精神上的營養,自己輝煌的人生事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