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F600創(chuàng)業(yè)網
在當今的市場環(huán)境中,沒有誰生下來就能被人們譽為成功人士,所謂的成功都是人們經過艱辛奮斗得來的,看得見的輝煌,看不見的辛酸。下面我們就共同品讀一個成功創(chuàng)業(yè)人士梁慶德的坎坷創(chuàng)業(yè)路。希望能激勵你創(chuàng)業(yè)。
61歲的梁慶德,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大半生基業(yè)淹沒在了近3米深的水下,一切都在傾刻間發(fā)生。那是梁慶德刻在心頭的日子--1994年6月18日。那年,一場不遇的洪水席卷珠江三角洲,廣東成了重災區(qū),一時間舉國震驚。位于廣東順德的格蘭仕集團的廠區(qū)里,黑壓壓的人群奮戰(zhàn)在洪水中,試圖保衛(wèi)他們的家園。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突然,洪水從一個不起眼的老鼠洞里壓下來。剎那間呈決堤之勢,嘩嘩地朝里涌。
所有人頓時啞然。淚水,以及洪水,從此成為他們抹不去的記憶。格蘭仕集團的這位創(chuàng)始人,已進入甲子之年的被尊稱為"德叔"的梁慶德,此刻仿佛感受到了命運的嘲弄。他或許沒意識到,在那一刻,自己暗暗地咬緊了牙關。
那一年,身為格蘭仕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梁慶德,的的確確地遭遇了"屋漏偏逢連陰雨"。格蘭仕的微波爐項目剛上馬不久,資金正極度緊張。自1991年以來,因為國際羽絨制品市場日趨飽和,貿易壁壘加厚,一直拿不到自營進出口權,原本靠羽絨制品起家的格蘭仕轉身,進軍微波爐行業(yè),"壯士斷腕",無論在什么人看來,都很有點孤注一擲的味道。
梁慶德為此6赴上海,請來技術人士;從東芝引進的微波爐技術;親自到上海指揮銷售。1993年,格蘭仕微波爐不足1萬臺的銷量備受同行嘲笑。梁慶德一氣之下,在廠區(qū)中央豎起一塊碩大的"恥辱牌",把對手的攻擊言詞寫在上面,"知恥而后勇"。到1994年上半年,格蘭仕微波爐產銷量剛突破3萬臺。
可這一場洪水,眼看著就要把這點成果淹沒了。就在5月,格蘭仕才剛剛轉制。看看有沒有人員危險,先把人員撤掉。楞在那里的員工們聽到了德叔說的句話。他的眼里似乎含著淚,卻冷靜而沉著。
不到一個小時,格蘭仕人全部都集中到另外一個工廠的空地上。所有的員工都在,梁慶德舒了一口氣。"業(yè)務不要停,銷售部門的同事全部出去,"他清醒地指揮,"越是在這種困難的時候,我們的產品越不要受影響。能夠盡量爭取到客戶支持的,就爭取客戶支持。"
但幾乎沒人認為格蘭仕有可能翻身。所有的機器都在一樓,被洪水覆蓋著,怎么恢復生產?這時較高興的是格蘭仕的競爭對手,他們幸災樂禍,攻擊格蘭仕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打也趴下,可能連工資也發(fā)不出。到處都有人在談論,"格蘭仕不行了"。
"內外交困,"回憶往昔,梁慶德感嘆,他的頭上因此而一下子鉆出許多白發(fā),更讓他憂心的是,這樣的打擊擊潰了不少員工的信心。
那是真正的生死存亡關頭。梁慶德做出的個決定,是借錢給每位員工發(fā)了兩個月工資,讓他們自由選擇,愿意留下的人就一起抗洪,不愿留下就先回去等工廠復工。這大大地穩(wěn)定了軍心。
當時給父親當副手的梁昭賢,親眼見證了格蘭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摧枯拉朽之力。沒有一個人離開,"大家一致要求實行兩班倒,每天工作12小時,機器24小時運轉。"走出去的業(yè)務部員工,很快便帶著收回的貨款回來了。有些銷售代理商甚至提前打款過來。
水退后3天,條生產線開工;3個月后,恢復生產,年底,出現了--格蘭仕微波爐產銷量突破10萬臺,躋身行業(yè)。從洪災后稀軟的灘涂上,梁慶德重建了中國堅硬的民營企業(yè)。
那時,員工們的表現令梁慶德頗為感動和欣慰。看著大家都不分白天黑夜戰(zhàn)斗,像一個個"泥人"、"黑人",他不舒暢的心情逐漸"多云轉睛",當時鎮(zhèn)上領導見到他沒忘記開玩笑:"看你的臉色,可不像一個災民。"
人在,梁慶德心里就塌實。妻子和幾個孩子,也讓梁慶德感到溫暖。他們牢牢地站在梁慶德身邊,一起參與了抗洪。信佛的梁夫人尤其給了丈夫力量。
"她不僅從生活上關心我,還講一些佛理給我聽:苦難就是財富,大難必有大福。"梁慶德不無驕傲地對《中國新時代》說,"她總是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幫我化解消極、負面的因素,讓我感到家庭的溫暖與人性的善良。"
洪災之后,《格蘭仕人》報誕生了,這奠定了格蘭仕公司企業(yè)文化的基礎。"感情、真情、激情是格蘭仕的傳家寶,溝通、融通、變通是格蘭仕的指南針,"梁慶德動情地說,"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與上下溝通,營造一個大家庭、大學校的氛圍,讓格蘭仕有一個統(tǒng)一的價值觀。"
3年之后,在1997年的南方大洪災中,梁慶德戴著草帽、穿著涼鞋,又活躍在抗洪搶險的線上了。他帶領全體員工打木樁、扛沙包、推沙車。
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或許并不知道,這位老者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有著傳奇的故事。1978年,他就是在順德桂洲鎮(zhèn)細河邊的荒灘上,搭了幾個窩棚,開始了白手創(chuàng)業(yè)。領著十幾個人,從農村收購雞鴨毛做成雞毛撣子,拿到城里賣,后來成立了桂洲羽絨廠,以手工洗滌鵝鴨羽毛供外貿單位出口。此后的梁慶德縱橫捭闔,成為國內羽絨加工行業(yè)的前端品牌。
如今,經歷了60多年滄桑的梁慶德對人生的看法變得平和,他慢慢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朋友是硬道理,感情是生產力。歷經磨練,梁慶德還悟出了一些道理:月有陰陽圓缺,做企業(yè)也一樣,關鍵是自己要有主心骨。
自1994年遭受洪災起,梁慶德就愛上了攝影,為的是留下一些珍貴的鏡頭。那半生的坎坷,或許就此在暮色里化為甜蜜的熱淚。你認為,一個成功者,需要怎樣的品格特質?自信、謙虛、學習。自信能讓你百折不撓,愈挫愈堅;謙虛能讓你保持空杯心態(tài),認識不足,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學習能使你不斷進步,與時俱進。
作為一個企業(yè)的負責人,困難無處不在,保持一個良好心態(tài),就會視之如常,從容不迫處理好各式各樣的危機與困境,并能將危機變成商機。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背景,但人可能選擇自己的道路,改變自己的命運,許多人失敗并非不聰明,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我有幾句不上臺面的話:笨就笨得,傻就傻得可愛,懂得選擇,學會放棄,耐得信寂寞,經得起誘惑,自己要有主心骨。
通過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我們懂得了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背景,但人可能選擇自己的道路,改變自己的命運,許多人失敗并非不聰明,而是不懂得去付出努力與汗水,懂得選擇,學會放棄,耐得信寂寞,經得起誘惑,自己要有主心骨。這樣才能在市場的風雨當中獲得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