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社會崗位,他們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很難運用于工作上面,所以現在有很多的大學生都鼓吹知識無用論,說大學里根本學不到什么真知識、學到的與實踐又相差很遠之類的話是層出不窮,我想說這些人如果在看到這篇大學生用知識實現創業的文章后,估計會改變自己的想法了。
利用在學校研發出來的保鮮海蜇和以海蜇為原料的保健品,林靖善畢業后推出以“鮮明”為品牌的海蜇產品,市場銷售一片紅火。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鮮明”海蜇產值180萬元,利稅20萬元。林靖善成為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成功創業的大學生代表。
“其實當時在學校的時候沒想過要創業,我走上創業之路有些偶然。”林靖善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創業,跟所學的有很大關系。大二時,學習生物技術的林靖善在學校生命進行社會實踐,在一次調研中,他發現廣東湛江、福建、江蘇、浙江等地都盛產海蜇,但幾乎沒有被開發過。在林靖善的家鄉湛江市,海蜇只是被放在工廠門口出售,沒有經過任何包裝,銷售也不成規模。
此前,林靖善對海蜇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這是一種口感不錯的食物。調研結束回到學校,他馬上查找各種有關海蜇的資料,包括書上對海蜇的介紹,發現海蜇營養價值很高。
“我心里有些朦朧的想法,但還不是很確定。我是學生物技術的,當時只是對海蜇產生了興趣,想好好研究一下。”林靖善說,大三時,他在學校的支持下,立項做了一個有關海蜇的研究課題,在學院老師的幫助下,他用一年半的時間研究出海蜇健康更能保持營養的生產工藝,包括海蜇的選料、保鮮、味料等,以及兩個以海蜇為原料的保健產品。
有了這些研究成果后,林靖善心中創業的想法漸漸清晰起來。當身邊的同學都忙著實習、找工作時,他深入湛江等地對海蜇市場進行調查,并做出一份數據詳實的調研報告,這讓他得到湛江一個海蜇加工工廠的青睞。后來工廠為他提供了6萬元的贊助,并成為他的合作伙伴。
調查的結果堅定了林靖善通過海蜇來創業的信心。“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把海蜇做成禮品的。如果能進行包裝,打出一個品牌,相信會有很大的市場。”林靖善說。
2007年7月,林靖善大學畢業,因為沒有找工作,他暫時借住在學校團委的辦公室里,晚上就拼幾張凳子將就著睡一覺,白天就到學校圖書館里“辦公”,上網找資料。每天林靖善都早出晚歸,忙著為產品聯系經銷商,找設計公司設計產品的外觀包裝。
“那段時間是痛苦的,要跟哪些人合作,資金怎么來,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林靖善說,后來學校團委為他提供了8000多元的創業基金,加上湛江海蜇加工工廠提供的贊助,為他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林靖善的“鮮明”海蜇主要由湛江、中山兩地的經銷商進行銷售,廣西、吉林等地也有一些單位前去團購。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林靖善的“鮮明”海蜇產值180萬元左右。
隨著產品銷售越來越興隆,林靖善更加堅定了信心:“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使已面市的產品市場拓展更穩更快。今年我們除了要把湛江、中山的市場進一步做大,還要把市場擴大到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然后再爭取走出廣東。”
對于自己成功創業的經驗,林靖善說,除了來自學校和社會的幫助,關鍵是要找準市場切入點,同時要堅定創業的信念。“要主動創業,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創業。此外,要堅定地為創業無怨無悔地付出。
利用在學校研發出來的保鮮海蜇和以海蜇為原料的保健品,林靖善畢業后推出以“鮮明”為品牌的海蜇產品,市場銷售一片紅火。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鮮明”海蜇產值180萬元,利稅20萬元。林靖善成為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成功創業的大學生代表。
“其實當時在學校的時候沒想過要創業,我走上創業之路有些偶然。”林靖善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創業,跟所學的有很大關系。
大二時,學習生物技術的林靖善在學校生命進行社會實踐,在一次調研中,他發現廣東湛江、福建、江蘇、浙江等地都盛產海蜇,但幾乎沒有被開發過。在林靖善的家鄉湛江市,海蜇只是被放在工廠門口出售,沒有經過任何包裝,銷售也不成規模。
此前,林靖善對海蜇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這是一種口感不錯的食物。調研結束回到學校,他馬上查找各種有關海蜇的資料,包括書上對海蜇的介紹,發現海蜇營養價值很高。
“我心里有些朦朧的想法,但還不是很確定。我是學生物技術的,當時只是對海蜇產生了興趣,想好好研究一下。”林靖善說,大三時,他在學校的支持下,立項做了一個有關海蜇的研究課題,在學院老師的幫助下,他用一年半的時間研究出海蜇健康更能保持營養的生產工藝,包括海蜇的選料、保鮮、味料等,以及兩個以海蜇為原料的保健產品。
有了這些研究成果后,林靖善心中創業的想法漸漸清晰起來。當身邊的同學都忙著實習、找工作時,他深入湛江等地對海蜇市場進行調查,并做出一份數據詳實的調研報告,這讓他得到湛江一個海蜇加工工廠的青睞。后來工廠為他提供了6萬元的贊助,并成為他的合作伙伴。
調查的結果堅定了林靖善通過海蜇來創業的信心。“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把海蜇做成禮品的。如果能進行包裝,打出一個品牌,相信會有很大的市場。”林靖善說。
2007年7月,林靖善大學畢業,因為沒有找工作,他暫時借住在學校團委的辦公室里,晚上就拼幾張凳子將就著睡一覺,白天就到學校圖書館里“辦公”,上網找資料。每天林靖善都早出晚歸,忙著為產品聯系經銷商,找設計公司設計產品的外觀包裝。
“那段時間是痛苦的,要跟哪些人合作,資金怎么來,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林靖善說,后來學校團委為他提供了8000多元的創業基金,加上湛江海蜇加工工廠提供的贊助,為他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林靖善的“鮮明”海蜇主要由湛江、中山兩地的經銷商進行銷售,廣西、吉林等地也有一些單位前去團購。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林靖善的“鮮明”海蜇產值180萬元左右。
林靖善更加堅定了信心:“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使已面市的產品市場拓展更穩更快。今年我們除了要把湛江、中山的市場進一步做大,還要把市場擴大到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然后再爭取走出廣東。”
對于自己成功創業的經驗,林靖善說,除了來自學校和社會的幫助,關鍵是要找準市場切入點,同時要堅定創業的信念。“要主動創業,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創業。此外,要堅定地為創業無怨無悔地付出。無論在哪條路上,辦法總比困難多,勇敢地堅持下去,不輕言放棄。”林靖善說。
讀完林靖善的創業故事,你是不是感觸很多,覺得其實創業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學問,林靖善通過自己的知識達到自己的創業目標,由偶然發現到成功,這條創業之路走出財富。希望廣大的創業者,一定要把所學到的知識,成功的運用到創業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放心創業夢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