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中有很多創業夢想的人,由于他們沒有將夢想去實踐,所以還是夢想,不能開花結果。所以實踐要比夢想更實用,這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張小環告訴我的道理,對于一個農家女來說,她沒有什么宏偉壯志,有的就是一腔熱血和踏實肯干的精神。
36歲的張小環是任城區二十里鋪鎮江廟村的一名普通婦女,2005年,在鎮黨委政府和信用社的扶持下,她和丈夫一起籌資200多萬元,在鎮工業園建起了如意玩具制造廠,招收了200多位農村婦女從事布玩具加工,主要從事毛絨玩具、布料填充玩具的開發、制造。
提起創業之初,張小環感慨萬千。當時,她的孩子剛上小學,不甘在家閑著的她,決定走出家門闖一闖,做一些小生意,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富足生活。因為想要照顧家庭,所以,選擇在家門口做點小買賣。在選擇項目的時候,她想到自己的孩子,孩子從小就喜歡毛絨玩具,而現在,毛絨玩具已經被一些新型的玩具慢慢代替,市場上一些傳統、單一的毛絨玩具,沒有一點新意。她和老公開始琢磨:毛絨玩具的加工非常簡單,有縫紉技術的女工就可以,我們為什么不能開一家毛絨玩具加工廠呢?經過她們仔細的市場調查發現,益智玩具及現代玩具的不斷發展,毛絨玩具加工的工廠越來越少,然而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絨產品已不僅僅只是小孩子手中的玩具,它的主要消費群已經明顯由兒童或青少年轉向成人群體,人們對毛絨玩具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在節日檔。另外一方面,做毛絨玩具其成本較低,正符合她啟動資金不多的情況。
而玩具市場雖然是塊誘人的大蛋糕,但要想分食一塊卻非易事。從進口卡通玩具到強調益智功能的玩具,傳統毛絨玩具具有的優勢不多,有大半年的時間,她都在和丈夫考察這個項目,期間她們去過很多地方:義烏、廣州、長沙、東莞等一些生產毛絨玩具的廠家,不僅僅學習別人的技術,時尚新穎的設計,還多方打聽別人的銷售地區。
半年后,張小環有了自己的夢工廠——如意玩具制造廠。憑著對事業的熱情和熱愛,她和她雇傭的姐妹們自己設計、加工,用一個月的時間精心做了一批毛絨玩具。不僅包括可愛的小動物,還有當時比較時尚的韓版毛絨配件,這批毛絨玩具以優質毛絨布料為造型套,以優質棉為填充物,了安全、環保,有的還融入了電子智能技術,兼具了電動玩具與毛絨玩具動靜皆宜的特性,為毛絨玩具創造新的市場空間。這些娃娃在市場上賣得出奇的好,受到廣大經銷商的歡迎,也終于使她邁出了自己事業的步。
故事為我們講述了張小環的創業故事,張小環通過在自己的實踐讓自己成功走上成功致富的道路,夢想與現實的距離,其實就是實踐的距離而已。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夢想離我們很近,只是關鍵在于你是否去實踐,實踐,就能將夢想變為現實,成就自己的創業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