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很多的語言故事,其中愚公移山這個寓言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都為愚公的矢志不渝精神而感動。在現實中也有這樣一對這樣夫妻,他們用愚公的精神將無人問津的荒山開辟成了人人羨慕的“寶山”。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這對夫婦的創業傳奇。 一起去看看吧。
一對“愚公”夫妻堅持背土造地開荒山,數百畝桃樹終使荒山變“寶山”。在重慶市武隆縣火爐鎮筏子村,申建中夫妻在貧瘠荒涼的荒山坡上一干就是十余年。
走進重慶市武隆縣火爐鎮,申建中的名字人人皆知。據介紹,申建中畢業于山東農學院,完成學業后又回到了火爐鎮當農民。一九九八年春節,二十六歲的申建忠在筏子村周圍溜達時,見一片片亂石坡上零星生長著幾棵脆桃樹,枝繁葉茂,長勢喜人。申建中突發奇想:何不用自己一肚子的農學知識種植脆桃創業收益呢?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徐小蓉的支持,夫妻二人決定要在拔七百米的筏子村荒山坡上栽種脆桃樹。
為了把握脆桃樹種植技術,申建中過完春節便趕赴鄭州果樹。當年十月,申建中回到筏子村9社,租下了當地50畝荒山坡。
“50畝荒山坡上盡是光禿禿的大石頭,栽植桃樹需要泥土啊!”申建中說,站在租來的荒山坡上,他和妻子開始犯愁了。雇人雇車往山上運泥土需要一大筆資金,為了省錢,申建中夫妻二人決定當一回“愚公”,自己背土上山。
開拓50畝荒山到底需要多少土?申建中夫妻回憶說,這個他們沒有仔細算過,但他們清楚地記得,栽一株脆桃幼苗,平均要背5背篼土,50畝地要栽二千多株桃樹,粗略估算,他們至少往山上背了10萬背篼的土。從一九九八年十月到一九九九年十月,夫妻二人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背土造地這項“愚公”工程。一年下來,申建中和妻子的雙手、雙肩上全都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二○○二年,申建中的50畝脆桃全部投產,這讓他和妻子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二○○三年,申建中又租下150畝荒山種桃樹。此時,他結合自己在脆桃育苗、栽植等技術上積累的經驗,培育出了一種叫做“早六日桃”的脆桃新品種。
二○○四年,申建中夫妻開始在互聯網上發布銷售脆桃的信息,四川成都、重慶主城、涪陵、南川等地的客商紛紛來申建中的“荒山坡”上購脆桃。當年 年底,申建中夫妻一算賬,200畝脆桃一年的純收入竟然有100余萬元。
一人富不算富,為了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申建中夫妻于二○○七年組建起了脆桃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申建中低價將脆桃種苗銷售給火爐鎮的其他農戶,并無償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服務,在申建中的帶領下,僅火爐鎮筏子村就有25家農戶栽種脆桃樹,總面積達500畝,火爐鎮其他村子農戶開始栽種脆桃。申建中指著筏子村滿山坡長勢喜人的脆桃樹說,今年新栽種的脆桃兩年后就能結果,第三年預計畝產2500公斤,按2元每公斤計算,一年每畝地就能實現產值5000 元,筏子村500畝地的產值就是250萬元。
故事中的夫妻倆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他們創業精神值得很多創業者學習,他們的創業故事告訴廣大的創業者既要有善于發現經營商機的眼光,更要有創富的決心和毅力,還要有感恩社會的理念。這樣才能讓你的事業獲得成功,實現創業致富的人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