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中也許很多人對于創業理解一般都是投資一個項目,然后通過實踐行動將項目中的物質轉化為創業者手中的利潤。但是也有人慧眼,看重無形資產的力量,通過無形資產創業賺大錢,這個人就是楊寧。
360行,行行出狀元,注冊商標也能做成大事業。對于沒本錢做項目的創業者來說,也許重要的就是開動腦筋。這不,一個名叫楊寧的青年就靠注冊商標后再轉手賣出,也賺了不少錢。
楊寧是長壽人。一九九七年,他來到主城,打算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城市中創業。天天看著這個人頭攢動的大都市,他卻是一片茫然——怎么才能發財呢?時間一天天過去,可發財的事還是沒有頭緒。就在東想西想沒個著落之際,他看到了報紙上的一則消息——一家公司的商標被別人搶先注冊了,花了幾十萬元才買回來。原來商標也可以賣錢,還有很多名氣很大的公司都沒有注冊商標。自己在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對商標并不陌生,不如也去注冊商標。楊寧頓時覺得自己找到了機會。
次出手自己注冊的商標,楊寧花了2000元的成本費,卻賣了2萬元的價錢。一九九八年,正是餐飲生意風聲水起的時候。楊寧就想“何不注冊點餐飲商標來賣,于是注冊了“老皇糧”商標。兩年后,拿到商標證時,正好有個人要馬上開餐廳,想買現成的商標,于是就花2萬元買了這個商標。成本2000卻賺了2萬,想到十倍的利潤,楊寧更加堅定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前途。
從那以后,他就為單位和個人代理商標注冊,自己也開始留意各類商標,想到一個好的名字或者圖形自己就投資注冊。現在,他已經是重慶有名的商標職業投資人。在1999~二○○二年內,他注冊了三十多個商標,賣了六個,收入接近20萬元。
楊寧稱,這些商標,有的賣給別人使用,獲得一次性收益;有的以無形資產的形式和別人合作經營;有的別人要買也不賣,而是授權他人使用,從而獲得長期收益。
現在,楊寧被很多人稱為“商標職業投資人”或者“商標創意設計師”,很多人在他的幫助、指導下,注冊成功一個又一個的商標。通常策劃、設計、申請一個商標只需要幾天時間,花費不到2000元的注冊費。
按楊寧的說法,好的商標注冊成功后,可以賣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不過,有時候不一定能注冊成功。就是注冊成功了,因為商標名稱不太好,可能只能賣幾千元甚至賣不掉。
除了靠自己注冊賣而外,楊寧還做轉賣商標的生意來賺錢。例如,他曾經5萬買進一個服裝商標,賣了40萬元。為什么這樣干呢?楊寧稱,商標注冊到審批下來一般需要二年到三年的時間,有時候買主需要一兩個月就買到合適的,因此只有去買以前別人注冊的。這樣,有時候就需要做商標轉手的交易。
他稱,并不是所有的商標都能賣好價錢,做商標生意,其實學問還很多。比如商標要有較好含義,圖形要簡潔美觀,有增值潛力。他舉例說,有一次,他購進的一個服裝商標,圖形與當前一服裝商標相似,很快就被沿海買主相中;這說明能傍好品牌的商標賣相好。另外,出手價格不能太高,5萬元以下好。
生意做了一段后,他多次成功轉手商標。為此,他辦了一個商標事務所,幫人申請、購買商標。他還說,本地商標交易不活躍,只能將重慶收購或代售的商標販到沿海去賣。它們多是前幾年申請的,圖形或名字很像國際商標,但手續合法,被稱作“擦邊球商標”。現在新商標法出臺了,對申請商標設置了許多限制條件,“擦邊球商標”不易再得,因此變得稀缺起來。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種注冊商標的行為,屬于投機行為。但事實上,對于一直在作著準備的人來說,這就是機會。拿楊寧來說,他注冊的商標并不憑空想象,而是根據經濟熱點,尋找具有良好意義,圖形簡潔美觀,同時又有增值潛力的商標。
在重慶注冊的商標,因為本地商標交易不活躍,未必能賣得出去。一方面要注冊賣得出去的商標,另一方面又要尋求市場和買家。沒有做好準備,楊寧的生意是不可能成功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同樣,生活中不缺少賺錢的商機,也只缺少發現。
靠注冊商標,楊寧賺了幾十萬元。他認為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是出于對商標的判斷眼光;而是當下的市場上,企業對品牌的關注力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要想做大做強企業,要有自己的品牌來促進企業的發展。現在可以這樣說,全球經濟已經進入到品牌時代,誰沒有品牌,誰就將被淘汰出局。楊寧說,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自己的生意才有了立足的基礎。而自己需要做的,只是把握市場需求而已。
故事中的楊寧利用無形資產賺錢,轉賣商標白手起家創業,楊寧的創業歷程不能不讓人佩服他的創意和想法。希望有創業夢想的你,憑借自己的的創意與想法,成就自己的創業夢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