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這個大“江湖”,既成就了英雄,也落寞了一些群眾,這些想成為英雄的群眾還是在充當著創業路上的配角,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不盡詳細知道,但打的問題就是創業立場不堅定、創業無方法等等,不過也有一些創業英雄通過自己的努力斬獲商業死敵。接下來,我們就講一個叫做母志賓的創業故事,他用自己的方式贏得較好的回報。
現在開汽車貼膜店的很多,可母志賓開的貼膜店與眾不同。遇到顧客,他不是先向你介紹膜,而是先講解光學知識,然后教顧客如何去辨認膜的好歹。就憑著這一招,大量顧客沖著他的誠信而來。
母志賓以前是大貨車司機,長期跑長途。久了,他手上和臉上的皮膚長期被曬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所以,一開始流行汽車貼膜,他就很快去貼了。貼過膜的車,太陽是不那么曬人了,不過新的麻煩又來了。一次貼膜后,玻璃無緣無故地爆。還有一次貼膜,幾天后膜居然化了……
貼膜的次數多了,他發現貼膜市場非常混亂。大多數市民都無法分辨膜的好壞,有時候遇到不良商家,花了錢也貼不到好膜。而由于汽車數量的增加,對膜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感覺生意好,母志賓決定開貼膜店。考慮到市場太混亂,他決心從自己做起對市場進行改變。下海之前,母志賓也并不了解膜。為了了解這個行業的真相,他開始找大學的物理老師學習光學知識。
學習光學知識后,能夠判斷膜的好壞了,他才發現,原來貼膜市場的混亂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不僅幾百塊的膜賣幾千塊是平常事,并且常常有不合格的膜在市場上賣,不僅傷害消費者的眼睛和身體,散發出來的氣體也是慢性毒藥。他覺得,對于膜的好和差,是能夠直觀判斷的。只需要一定的光學基礎,如果再有輔助儀器,顧客自己就可以分辨膜的好壞了。
于是,母志賓在出售貼膜時,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先向顧客介紹光學知識,然后再講膜的相關用途和知識,末了讓顧客自己去判斷好壞和挑選想要的膜。
實際上,汽車膜不等于國產的就不行,關鍵要看其主要用于什么用途。比如車經常跑高原,就要貼對阻擋率高的膜。而一般在城市里跑跑,就應該貼對阻擋率高的膜。再比如風擋防爆膜,靠光譜儀一測,什么都一目了然。顧客知道這些知識以后,對膜的價錢就應該有很直接的判斷,就不會花高價買歪貨了。
接下來,在他的店中,他配上光譜儀,各種膜隨時讓顧客自己去測指標。而相關知識,他也先講給顧客聽。這樣的營銷手段,讓顧客覺得他很誠實,愿意照顧他的生意。于是,他的店生意越來越好,現在一個店每月可以賺幾萬塊錢。
看起來,貨車司機母志賓的貼膜生意似乎沒有什么銷售技巧,但是他有一個樸素的營銷策略,那就是誠信經營,而這恰恰就是他成功的方法。
行業人士都知道,貼車膜這個市場很混亂,貼膜的質量也參差不齊。而顧客并不了解這些知識,所以就給了一些不良商人賺昧心錢的機會。母志賓雖然只是一個貨車司機,并不懂太多營銷策略和技巧,但他敢于挑戰行業潛規則,勇敢揭示行業內幕,就憑誠信這一點,照樣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做生意就是做人。”話拙理端,母志賓誠信經營就是較大的賣點。
母志賓稱,剛開始開店的時候,貼膜市場還很混亂,車主都是任憑商家敲棒棒。而他教顧客用光學知識識別車膜后,顧客僅憑店里的儀器就可以鑒別膜的好壞。這樣一來,他就遇到很大的壓力;很多同行不滿意他,甚至說他壞話,還到他店里故意找茬。但他不為所動,終堅持了下來。用他的話說:“雖然我不曉得怎么做生意,但我曉得做人要老實。我相信老老實實做事,總沒得錯。”
通過故事的敘述和日常生活中的總結,我們知道誠信是立業之本,母志賓以誠信的品質在貼膜行業樹立起一個旗幟,想要創業的人們一定要深記和實踐這兩個字。樹起誠信之旗,打造輝煌的致富事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