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中許多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在我們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要敢于樹立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并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為這個目標積蓄力量和做好準備,溫英武就是通過在學徒工作中積累經驗,從而實現了創業紡織廠。我們一起看看他的的創業故事吧。
溫英武雙城市樂群鄉光華村二十九歲的溫英武因創業成功后幫助家鄉三十多名村民增收六十多萬元,受到雙城市農委的表彰。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鄉親們的眼中,溫英武從小就特別倔,他認準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底。
因為家境貧困,十七歲那年溫英武跟同鄉去江蘇常州打工。由于文化水平低,溫英武好不容易在一家紡織廠找了份學徒的工作,每個月300元工資。雖然工資低,溫英武卻覺得有了奔頭。紡織機總掉軸是怎么回事?沒人教,他就趁著機器停工,去偷偷研究。三年后,溫英武掌握了紡織廠的全套技術流程和機器設備的維修技術,成了廠里的技術骨干,工資每月一千五百多元。
一次春節回家,聽鄉親們說起有的人外出打工卻拿不到工資,當時溫英武就產生了創業的念頭,他要當老板,給鄉親們創造就業機會,也改變自己的人生。二○○七年,紡織廠的業務員閑談時提到,當地一家紡織廠設備更新,正在處理紡織機。溫英武當即聯系家人和朋友,四處籌錢,并和同村的關興隆合作,在二○○七年 年底,買下20臺大工廠淘汰的紡織機,又在常州市沙溪鎮租了一個占地二千五百平米米的廠房,開始了創業之路。
紡織廠開業了,一位朋友介紹了一筆三個月的大單,溫英武怕機器出故障,時刻守在車間維護機器。一個多月后,讓他沒想到的是,對方撤單了,瞬間工廠積壓了許多的原材料。溫英武說,那時他很上火,廠里資金有限,雇不起業務員,他就騎上摩托車,去周邊的大小集貿市場拉訂單,半年就騎壞了三輛摩托車,讓他欣慰的是,廠里的紡織機又動起來了。
二○○八年,當地另一家紡織廠因活兒多忙不過來,經理找溫英武幫忙加工。溫英武后來才知道,那是“上海一汽”公司每天員工使用的手套。因為生產出的手套質量上乘,一汽的采購員直接找到溫英武,希望他們廠生產。溫英武深知自己的實力,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貸款數十萬元引進新設備。后來工廠又陸續接到了國外訂單。
兩年時間,溫英武幾乎還完了貸款,還賺了三百多萬元。二○○九年一年,他雇了家鄉三十多名村民到廠里工作,包吃住,工資大約1500元。今年春節前夕,溫英武返回老家,雙城市農委勞轉辦對他進行了表彰,鼓勵這位“創業能人”繼續為家鄉做出貢獻。如今,溫英武又找到了新的投資項目。溫英武說:“我要多賺些錢,然后回老家,用我積累的資金回報養育我的土地和鄉親。”
通過對上述的故事描述,從溫英武的創業經歷,告訴廣大的想創業的人士可以從中獲取幾點經驗:一要對保持努力的信心,二要善于積累人脈,三要對自己創業的項目要有所了解。希望對你的創業有幫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