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修甲工這個小工種,在我國是被認為女性的專屬職業,很少看到男性從事這種職業,然而在外國,修甲工也有男性,而且逐漸有不少華人男性加入到這個美甲行業,這多少讓人感到有點驚訝,下面我們就來講述一個以修指美甲維生的京劇演員房玉麟的人生故事。
在美加各大城市,指甲店散布各地,近年不少百貨公司和市場也都設立修甲店專柜。指甲店以接近雙倍的速度增長。根據美國修甲行業的出版刊物《指甲雜志》(NailsMagazine)二○○七年的調查報導,當時紐約州已有3800家指甲店,新澤西州則有2600家。因為競爭激烈,美國的指甲行業涌起減價戰,以前手腳修甲全套服務平均25元,現在約15元,單做手七元,差不多是美國法定大約工資的時薪。
美國的修甲業一直由新移民支撐,大多是亞裔,其中又以越南裔、韓裔和華裔為主。由于從事指甲業不需要很好的英語程度和很多資金,只需短期培訓便可取考執照,加上有人認為餐館太累,裝修太臟,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指甲工受到新移民青睞。
根據美國全國亞裔女性論壇(NationalAsianPacificAmericanWomen'sForum)的調查,其中亞裔婦女占四成,單在加州便有多達八成的指甲工是越南裔。在紐約地區,過去修甲工以韓裔為主,9·11之后,紐約華埠經濟不景氣,不少車衣工廠倒閉,許多華裔移民失業,不少人轉行做指甲工,令這個行業多了很多生力軍。
在美國做修甲工的京劇男演員不乏其人,更有人自立門戶當老板。原山東京劇院文武小生、國家一級演員房玉麟二○○○年三月赴美,二○○三年七月與妻子王淑芬(英文名Sophie)在長島史密斯鎮(SmithTown)開設美甲店,面積二千多平方尺,夏天旺季時有十多名員工。夫妻倆七年奮斗有成,即使在美國金融海嘯沖擊下,生意仍穩步發展。
房玉麟自豪地說,他與妻子胼手胝足經營指甲店,數年下來,積累了不少人脈關系,擁有一批固定“粉絲”,不少客人入門即找“Peter”(房玉麟的英文名字),有的是一家三代扶老攜幼前來光顧。他承認,越來越來愛美女士接受男性修甲工,他的指甲店在夏天旺季時,也聘請男性修甲工。
房玉麟深有體會地表示,美國是勤勞者的樂園,懶惰者的地獄。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忘掉過去的輝煌,敬業樂業。他給客人修甲或按摩,都是“用心去做”。雖然他不會英文,但客人都感受到他的“用心”,一般愿意多給小費。
他說,在大陸練功很苦,薪水不高,在美國打工再苦,也苦不過練功。重要的是,在美國可以實現他的戲劇藝術夢想,他希望將中國傳統戲劇打入百老匯。二○○三年,他創作結合美式現代舞和改良京腔的梁祝京舞劇《雙蝶魂》,在紐約林肯中心演出,作為中國國家一級演員的房玉麟和楊麗麗,在紐約舞臺重演了膾炙人口的梁祝生死戀。
房玉麟充滿感激和歉意的說,難得的是妻子十分支持他的戲夢人生。當時他出面租下林肯中心的表演場地和購買保險等,沒想到原本答應贊助的人沒有履行承諾,幸得妻子將辛苦修甲攢下的血汗錢拿出來代他付清全部場租和保險費用。
房玉麟強調,他已堅持不懈練功五十年,雷打不動。“我在戲劇學校的老師對我說,如果不追求藝術,人生就沒有價值。”他每天早上堅持練功兩小時,拿30磅的石頭壓腿240下,腰上系著兩袋重達30磅的鐵砂,穿著三寸厚底鞋跑圓場100圈,絲毫不以為苦,甘之如飴。“如果不天天練,站久了腿就直了,過去的功夫也就白廢了,練不容易,回可快啊!中國的戲劇藝術表演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房玉麟說,很多人在國內養尊處優,來美后承受不了打工的壓力,但美國的確是個讓人盡情發揮才智和潛力的地方。“我來美國這些年,學習上海人的頭腦、福州人、溫州人的吃苦。”
房太太王淑芬也認為“工字不出頭”,在美國一定要自行創業。她以前在北京商業部門工作,積累不少做生意的經驗,在認識房玉麟前,來美二十多年的她,早就開過店。她指出,無論開什么店,都要把握四條原則,一是選點;二是價格;三是管理;四是宣傳。
房玉麟夫婦當初選擇美甲店地點時,開車不小心走錯路,誤打誤撞開到史密斯鎮,一眼看上現在的店面位置。史密斯鎮是個中產階級的小區,有1.8萬戶人家,當地居民生活富裕,女性鮮少外出工作,對修甲美容服務需求甚殷。夫婦倆頂下二千多平方尺的店面后,天花板、墻壁等,全是父子倆自個兒弄的,省下一萬多元。
他得意地說,凡是他經手按摩過的客人,大多回頭找Peter.他的心得是,無論是按摩、美容、做手指甲或腳指甲,關鍵是提供舒適的環境,讓客戶舒適高興,在整個過程中感到輕松自在。
一位坐輪椅的白人老太太,一家三代人都是房玉麟的忠實“粉絲”,包括兩歲的小孫女也要美甲,要Pe鄄ter服務。每次老太太上門光顧,房玉麟小心翼翼把她從輪椅上抱下來,用心給她按摩修甲。老太太和許多客人都出手大方,經常給他50小費。
盡管房玉麟當了美甲店老板,仍沒有放棄追求他的“戲夢人生”,他希望用藝術魅力滿足觀眾,即使有朝一日離開舞臺,他的心將留在舞臺上。他說:“京舞劇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我什么都不求,這輩子就追求藝術這個東西,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做過了就不遺憾,無怨無悔。美國好就好在這個地方,失敗了我們再各自打工去。”
故事中的房玉麟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人們在對夢想追求中不要放棄,從不要輕視任何一個工種,再微小的職業都有存在的意義。希望你也能堅定自己的夢想,從事適合自己的事業,通過自己的不懈堅持與努力。打造屬于自身的人生輝煌事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