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 菌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相信聽到細 菌這個名字肯定會雷到不少人,細 菌作為一個有害生物,人人對其避之不及,哪還能用它賣錢嗎?不過請諸位不要驚慌,此細 菌非彼細 菌也,這個細 菌只是一個小商品,下面我們就來看這個小細 菌創造收益的故事。
二○○五年,日本開始流行接吻細 菌的項鏈。這種細 菌商品迅速覆蓋了市場,并傳播到香港。二年后,一個普通師范學校的就業講座上,老師提到了這種產品。一個名叫洛雯雯的姑娘聽得津津有味,但是她根本沒有想到,細 菌也會和自己扯上關系,此時她關心的,是找一份好工作,在大城市里站穩腳跟。
洛雯雯大學畢業后迫不及待地來到了深圳,希望能在這里打下一片屬于自己的事業。但兩個月走馬觀花的面試,讓她心灰意冷。雖然,她終應聘上了一家外企公司,但繁忙的工作和主管的苛刻,讓她幾近窒息。
一個周末,她到公園散心,想起這幾個月的奔波勞累,想起主管無情的責罵,忍不住悲從中來,真想大哭一場,一個念頭忽然閃了出來:現在生活富裕了,人們也越來越喜歡獵奇。如果把這種細 菌產品引進來,再加以改進,不就能為我所用了么。“是該為自己的將來好好盤算了。”她對自己說。
洛雯雯請假來到了香港的小商品市場,她立即被琳瑯滿目的細 菌產品所迷住了,經過仔細調研,她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以前別人在制造細 菌商品的時候,怎么沒有想到將各地的細 菌收集起來,再根據不同的功能,制成不同的細 菌模樣呢?”
在經過兩個月的充分準備后,她給公司每個人發放了一份新店開張的邀請函,然后在主管驚訝的目光中瀟灑辭職。二○○七年四月,洛雯雯用籌措起來的2萬元錢在深圳商業街的外圍拐角處開起了自己的家“細 菌玩品”專賣店。
走進她的小店,一下就會被眼前看到的一切給震住。黃白相間,仿若一個迷你鼠一樣的“啤酒酵母”鑰匙扣,居然還有一條可愛的酵母菌樣式的小尾巴,裝點在腰間分外惹人注意;掛在手機上的粉紅色“喉痛細 菌”手機鏈提醒人們“今天吃飯別讓我吃辣椒”;竟然還有根據美國拍下的火星生命圖片制作的紅色“火星細 菌”拖鞋、“月球水菌”手套等等。
但隨著生意的不斷火暴,人們對“細 菌玩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快就有顧客反映,既然是“細 菌”,就應該充滿生命力,應該更加動感,為什么就不能讓這些“細 菌玩品”鮮活起來呢?顧客的抱怨引起了洛雯雯的注意,心思靈活的她立即與廠家聯系。
上百種動感細 菌玩品一下迷住了所有進店的顧客。許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走進了洛雯雯的小店,一買就是好幾套,說是這些新鮮的細 菌玩品不僅別致又好看,而且還能給孩子們上一堂生動的生物課,有些調皮好動的孩子竟然一下午不到就能背出這些細 菌的名字,還一本正經地說出了它們的功能。
當生意逐漸穩定下來時,洛雯雯開始籌劃為新穎的細 菌玩品搭建一個適合推廣的平臺。她建立了自己的“細 菌”網站和“細 菌”博客,將小店內各種受人歡迎的“細 菌玩品”的照片發布到網頁上,網絡的四通八達,快捷迅速,給洛雯雯贏得不少外地客戶,他們紛紛打電話來要求訂購。甚至還有一些本地的網店主們也打電話來,要求加盟,讓洛雯雯在他們的網店上開專柜,進行合作。
另一方面,洛雯雯也建立了顧客檔案庫。經過半年的經營,洛雯雯的顧客檔案庫里早就記錄下了上千個顧客的信息,這時候她再根據每個顧客的購買次數和偏好進行分析,有他們偏好的新品出來,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給他們發出信息,進行點對點的即時溝通。而且她還給那些購買次數較高的顧客寄送小禮物,在春節、圣誕等這些節日里送上自己的溫馨祝福。
二○○八年三月的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這天走進洛雯雯“細 菌玩品”專賣店的顧客們發現了一個事情——“細 菌交換俱樂部”正在招收會員,一旦入會,會員們就可以將自己的細 菌玩品免費與其他人進行交換,而且每期聚會,店內都會將新到的玩品投入到交換中,參與會員的免費交換活動。
很多人覺得洛雯雯在犯傻,哪個商家不想讓顧客多掏腰包多買商品啊,你卻想著方兒地為顧客省錢,是不是腦子進水了?其實這正是洛雯雯聰明的地方,“細 菌交換俱樂部”把眾多喜歡細 菌玩品的人們聚集到一起,由于一個人一次聚會只能換到一件細 菌玩品,看到其它自己喜歡的要么是等到下次聚會時再與人交換,要么就是趕緊掏錢去洛雯雯的小店購買。而對于專賣店來說,有效的宣傳方式就是人們的口口相傳。
心思靈活的洛雯雯就這樣把交換俱樂部變成了對自己有利的宣傳舞臺。二個月的時間,“細 菌交換俱樂部”就吸收了4000名會員,小店的營業額也隨著會員的增加而不斷猛漲。家庭中!
市場中需要創意,創意的產品在市場中是不淘汰的產品。故事中洛雯雯用自己的創業智慧創造出“細 菌”玩品,更創造了優異的財富。希望有創業夢想的你也能把握市場商機,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屬于你的市場財富。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