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做大了的何幼定回顧那段艱辛的創業時光時也是不勝唏噓,“以前從未種過蘑菇,但這一帶還沒人種,如果成功了,效益肯定不錯?!边@是何幼定選擇種蘑菇創業的初衷。
打定主意后,何幼定與妻子在2006年底忙開了,搭棚、收稻草、集瓶子,第二年7月還專程從杭州引進300瓶蘑菇母種??稍苑N并非一帆風順,搭棚所需的25萬公斤毛竹、25萬公斤稻草,接種用的1萬只鹽水瓶,除了毛竹可當地取材外,其它的都得從各地收集過來。
可誰知道,他的蘑菇次接種失敗,直接損失了13萬元。何幼定夫婦來到省農科院向專家請教。專家十分驚訝他們創業的魄力和決心。第二次接種,何幼定特意邀請省農科院的兩位蘑菇師傅作現場指導,并購置了蘑菇接種瓶。2007年9月初接種后,夫妻倆每天像盼著孩子出生一樣期待著,天天鉆在菇房中察看溫度。一天晚上,空調因電壓低而無法啟動,溫度升至36℃,夫妻倆半夜起來,趕往冰廠買冰,終讓溫度降至蘑菇生長的適宜溫度。
當顆白蘑菇鉆出蘑菇床的那一天,何幼定別提有多開心了。種植蘑菇獲成功,讓他的創業信心有了更大的動力,在好友金偉兔的陪同下,他們跑遍了周邊的批發市場去推銷自己的蘑菇,讓他沒想到的是,比攻克生產技術難題還要難的就是市場銷售,“從競爭對手的敵視到逐步認可,從客戶的忽略到重視,在市場上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在一份執著堅持下得到了一一化解,憑著一份不服輸的執著,他們把自己的產品銷到了紹興、寧波和杭州。
2008年2月,他了解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不少農田可能會拋荒。于是他向本村包了87畝田,再搭一個蘑菇大棚。除了種蘑菇,他還籌劃著種西瓜、搞大棚蔬菜,并與海通公司簽訂包銷合同,由公司提供種子、技術輔導,大干一番。
現在的何幼定在身邊朋友們的幫助下,不但成了當地有名的“蘑菇大王”,還開辦了農家樂餐廳,他利用本地山坡散養的萬余只土雞更成了外地食品企業眼中價值不菲的食材供應源頭。如今在浙江鷗凱骨谷餐飲管理公司董事長王偉的投資支持下,老何的蘑菇和雞更是有了銷售渠道的保障,他們合作在杭州開設的連鎖餐館成為穩定的銷售終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