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提起剪紙,現在的年輕人沒幾個會這個手藝的。可咱們今天的故事的主角不但手藝很好,而且還能靠它賺錢呢!
考研、找工作、考公務員、創業,擺在面前的幾條路,李劍選擇了讓同學瞠目的創業,項目則是她熟悉的行業——剪紙。“兒時陪著母親創作剪紙的過程,現在仍然歷歷在目,在大學學習廣告,考研,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回鄉創業,把剪紙發揚光大。所以即便考研不成功,還是要干。”原來,早在學生時期,她便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曲曲折折的路徑,都是通往一個目的地。
男友給了她堅定的支持,帶著辛苦打工攢下的4萬元錢和李劍一起創業。在當地婦聯幫助下,他們申請的YBC創業、寧夏手工工藝資助等項目貸款終于到賬。個產品——剪紙賀卡正式問世。
年,賀卡只賣出去3000多張,收入不到1萬元,公司虧了近10萬。“傳統的剪紙市場就只能做這么大,要想突破就有創新!”在一次去杭州考察的過程中,李劍為杭州絲綢所吸引,“為什么不能做絲綢剪紙畫?”打定主意,咬咬牙,李劍批發了4000多元錢的絲綢回家開始嘗試,雖然那批絲綢成為了試驗品,但是在投入了幾萬元后,他們成功地將剪紙與絲綢不錯融合。這項發明一舉拿下“全國婦女手工制品不錯創意獎”。
對準了市場,便找到了門路,李劍逐步嘗到了創業的甜頭:2012年公司總銷售額達到370萬元,2013年則突破500萬元。
不管遭遇多少挫折,這個29歲的小姑娘,似乎身上有著使不完的勁。為了自己的回鄉文化夢,李劍聯系了寧夏藝術職業學院,讓非遺傳承人走進學校,開設職業課堂,剪紙、刺繡、布藝、雕刻、非遺產品設計等陸續開班。“既是讓非遺傳承人發揮熱量,也是培養文化熱愛者和傳承者,這樣我們未來的產業不就不缺產業工人了嗎?”
李劍說,實現夢想的路的確充滿坎坷,但越是困難就越要走下去。上天一定是眷顧那些非常努力的孩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