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4 14:09:33 作者:花小落 來源:1
“企業”,大家都知道這個名詞。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企”字。企的上面是一個人字,下面是一個止。如果說我們把“企”上面的人去掉,結果怎么樣?不是變成止了嗎?因此企業是一個人與人打交道的事業。但是在一些企業中,在管理上往往會走入誤區。
企業管理者“十誡”
西方企業界將導致管理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十大誡律。這“十誡”是:
一、誡奮斗目標不明確管理者必須及早明確和認清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在自己成長的歷史中,學習有關專業的知識技能,積累經驗,建立必要的社會關系。否則,便會給前程蒙上陰影。
二、誡扭曲雇用關系管理者應接受所雇用企業規章制度的約束,而不能我行我素,以自己的經驗、個性、興趣或理想為由,與企業發生摩擦。
三、誡結黨營私玩弄權術理者所擁有的權力,只是“足以行使職權”就夠了。為謀一已之利而耍手腕、拉幫派,無視企業利益,無疑是給自己制造陷井。
四、誡以公司資源充當個人賭注為公司承擔風險是管理者應盡職責,但這不等于盲目冒險。假如你認為自己某項決策有完全的把握,而公司的認識卻相反乃至反對,那你就不應固執地堅持下去。因為如果把經營企業當成是一場賭博的話,那么你的一意孤行、不顧后果,就等于是拿著別人的賭本下注。
五、誡自恃無人替代任何企業都沒有一位真正不可缺少的人物。不管你是公司的開朝元老也好,還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也罷,你都不要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六、誡疏于保護個人的信譽管理者是一項需要取得合作的工作,別人對你是否信服,將直接影響到你的管理成效。但在管理者中,最可怕的是這樣一種人:他對上級一味奉迎,而對下屬則除了批評之外便無任何鼓勵。管理者要維護自己的信譽,最關鍵的一條,是待人處事采取客觀態度。
七、誡既無反對勇氣,更缺乏接受的胸襟。在工作中意見分歧是極正常的。最糟糕的是這樣的管理者:他在決策過程中缺乏提出反對意見的勇氣,而在決策已定之后,卻又沒有接受事實的襟懷,因而導致既定決策未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八、誡對企業欠缺歸宿感管理者理應忠于自己的企業,但同時又必須胸懷寬闊,管理者才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九、誡荒廢專業技能無論工作如何繁忙,管理者都不能放棄進取的機會。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唯如此,才能充滿信心去迎接任何挑戰。即使有一天離開這個企業,你仍然可在其他單位施展才干。
十、誡堵塞跳槽渠道社會上到處都需要管理人才,假如有人向你提出改變環境的建議,你不必未經思考就一口拒絕,倒應該同他作進一步的探討。為了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才華,跳槽絕不是人格的污點。不能人盡其才,才是最可悲的。
有這樣一個管理故事:“一只兔子聽見一只喜鵲在枝頭歌唱。兔子問喜鵲:"大姐,你的歌唱得真好聽,我可以唱嗎"?喜鵲回答說:"可以呀,你可能唱得比我還好"!兔子聽了之后就得意地唱了起來。正唱得高興的時候,災難來臨了,一只饑餓的狐貍尋聲過來把它給吃了。為什么喜鵲唱歌沒危險,而兔子唱起來就送命了呢?因為它們所處的平臺不一樣。正如在企業管理一樣,同樣的一個建議或方案,人家去提出來,會得到重用,而自己去講可能會得罪一些管理層,遭到意想不到的"待遇"。”
老板要管好一個企業要做到三點:只有貫徹,才能執行;管好大家的策劃才是企劃。
只有貫徹,才能執行:
把老板的意愿與智慧貫徹下去,這就是行政經理的全部工作。
誰能與老板的意見保持一致?能和老板保持決策一致的給3分,非對非錯者給1分,不一致者減1分。
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向老板提供意見與建議?要快,決策時間太長,即使是3分鐘決策,得到協同值也沒有多少。
可是,決策時間短必須建立在正確決策的基礎上,你的建議與老板的最終意見發生正面沖突,決策所花費的時間越短,協同值越低。
開個玩笑,什么是“中層干部”,就是左右為難的干部,快也不行,慢也不行。必須先把決策搞正確,然后才能加快速度。
行政經理怎么才能做到最好?只有在上下協調、上下同欲的情況下才能做好。
管好大家的策劃才是企劃:
任何一個老板指望某個“諸葛亮”的頭腦建立偉業都是幼稚的。杰出的謀臣確實存在,但可遇不可求。過于倚重謀臣,一旦謀臣離職甚至跳槽到對手的陣營,把你的腦圖帶走……豈不是最大的人才危機?
作為企劃經理,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你不可能像諸葛亮那樣獨自應對多變的世界,你也沒有必要把這么大的重擔攬到自己的身上。
向老板要政策,獎勵給企業出謀劃策的人,集中全員智慧,構成企業的無形資產,管理好這筆寶貴的資產,用好這筆財富,越用越增值。
向老板要思路,把老板的思想再造成型,用投影儀在會上演示,或噴繪出來,掛在老板的辦公室,老板欣賞自己的腦圖自不用說,他更希望下屬們都來欣賞自己的腦圖。
不要等著老板要求你去管理大家的智慧,也不要突然要求老板授權你管理大家的智慧,你做出來,讓老板品味,不要懷疑老板的鑒賞力,他的直覺比任何員工都強,因為他在老板的位置。不用說把全員的智慧管理起來就是把老板的智慧管理起來,老板也會給你不俗的評價。
在“協同獎”的誘惑下,每個人都會關心你這個行政經理管理的《決策協同值報表》,關心的結果使大家對老板的思路倍加關注、倍加研究,使企業上下一致的協同能力越來越強。你堅信,開會時老板講話都得記錄,不用動員,大家的精神頭兒一定是十足的,因為老板的講話是具有“含金量”的。
充分利用“協同值報表”,經常性地把老板的決策問題先交給若干干部作答,讓大家先做一回老板,再把各位“老板”的意見匯總給老板,這些意見也許對老板的決策有很大幫助。老板最終決策后,決策方案要與各位干部見面,看看自己與老板的意見是否有差別。
把死數字說活才是硬道理:
把活生生的企業活動變成死數字,這是會計的工作。
把死數字說活,這是財務的工作。
你若不了解總裁的思想,就永遠也不可能把財務報表轉化為總裁喜聞樂見的語言。
與重點客戶打交道時,可能換來戰略機會;增加一筆費用,也許會換來新的項目點;項目資金不足,變化一下投資順序,資金也許會變得很充足;有時資產負債率很高,企業也許很健康……;
資產是死的,人是活的,思想是飛的。只有財務人員利用網絡的便利,參與了市場第一線的營銷計劃制定,深入腦圖,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哪些費用該報銷,哪些花銷屬多余;只有財務人員與老板的腦圖同步,才能放眼企業之外,才能發現老板尚未啟用的優質資源。
一直以來,財務部門被習慣地稱為“計財處”,計劃財務,看來,參與計劃是財務的天職。財務人員開發策劃報告,能把老板樂翻天。
企劃,無形的工作,須有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