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20 9:56:27 作者:sc001 來源:1
社交電視迅速發展的三大原因
社交電視(SocialTV)無疑是近三年整個電視行業的熱點,根據粗略統計,全球有超過1000家公司在從事與社交電視相關的業務,包括平臺建設、運營、數據分析、廣告、技術提供等等,隨著數字電視運營商、內容集成商、內容提供商、電視臺、電視欄目、廣告贊助商等已經在電視產業中的企業加入進來,使得社交電視的形態千變萬化。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二十多家初創公司獲得了總計超過三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預計在5年內會形成超過12億美元的收入規模。另外,國內也有超過100個團隊從事與社交電視相關的創業。
為什么社交電視能夠成為電視行業和投資領域的熱點,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社交電視將會有效提高收視率
電視的一個基本屬性就是社交,央視早在1992年做過的一個調查顯示“電視節目是人們日常社交生活的主要話題”,對電視節目“有時討論”占51.5%,“經常討論”的占18%,“幾乎天天討論”占1.6%,通過親戚朋友推薦而選擇某個電視節目的比例占15.97%,這種討論、交流、推薦使得電視節目獲得了口碑傳播,有效地提高了收視率。
社交電視服務就是把真實生活中對電視節目的社交活動移植到虛擬的網絡環境,它的興起同樣會幫助電視欄目提高收視率,根據美國最大的電視指南服務公司TVGuide的抽樣調查,有17%的觀眾因為在社交電視服務上看到朋友提到某個節目而開始觀看該節目,有31%的觀眾因此持續觀看某節目。社交電視平臺上的好友推薦形成了個性化的“社交電子節目指南”(socialEPG),觀眾可以快速地在數百個頻道中找到自己想看的節目,極大挖掘了內容的價值,特別是對一些小眾頻道或節目來說,社交電視更具有拉動觀眾的作用。
電視臺/欄目組通過收集觀眾在社交電視上的言論,可以低成本、快捷地整理出節目反饋、意見和建議,以改進節目質量,進一步提高收視率。越來越多的電視臺以及欄目把社交電視平臺作為推廣節目的一個重要渠道。
另外,通過對使用社交電視服務的用戶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也能預測電視節目收視率,目前,尼爾森正在和相關社交電視服務商合作,發布社交電視收視率(SocialRating),以多元化收視率數據。
智能手機的發展促進了社交電視服務的興起
以iPhone和Android為代表的智能手機(SmartPhone)每年的全球銷量已經接近10億部,智能手機的部分性能已經和兩三年前的個人電腦一樣,這種能力的提升讓觀眾能夠瀏覽與電視節目相關的多媒體信息,包括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電視臺可以提供更豐富的節目背景信息給觀眾,比如:劇情、演員、資訊、預告片等等。根據尼爾森(Nielsen)的一項調查,在看電視的同時使用智能手機的觀眾中,有34%的觀眾戶邊看電視邊用智能手機查閱體育比分,29%的觀眾查看電視節目相關信息,這種伴隨式(Companion)、多任務(Multitask)的觀看狀態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增強了電視節目的粘性。
智能手機的發展也讓觀眾能夠更加便捷地討論電視節目,根據TVGuide的調查,有49%的觀眾會邊看電視邊在社交網絡上談論對節目的感受,這種討論激發了沒有觀看該節目觀眾的興趣,加入到談論中來,又形成新的人際傳播,讓更大范圍的觀眾加入進來,形成傳播的社會化“倍增效應”。這一切依賴于智能手機性能的提升以及用戶的普及和發展,讓信息流能夠高效地傳播,一條信息能夠在不到一秒的時間里覆蓋數千萬的觀眾。
社交電視改變廣告的投放方式
電視廣告是電視節目的一部分,觀眾會通過社交電視平臺發表對電視廣告的看法,包括創意、制作、產品本身等等,廣告主第一次有機會實時了解觀眾對廣告/產品的評價,挖掘觀眾的個人興趣和愛好以及潛在的購買需求等等。
通過社交電視平臺,廣告主在已有的觀眾年齡、性別、家庭收入等數據之外,又獲得觀眾的喜好、取向、性格等行為數據,可以進一步跟蹤觀眾的消費行為,整合進用戶關系管理系統(CRM)里,不斷調整和優化廣告投放計劃,取得更好的廣告投放性價比。
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在投放電視廣告的同時,也開始同步投放廣告到社交電視平臺,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獲得更佳的品牌和產品傳播效果,同時吸引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在線訂購產品,形成直接的銷售,更好地量化廣告的投放效果。
一些電視節目的贊助商建立了自有的社交電視平臺,把節目內容和廣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維系消費者品牌忠誠度和吸引潛在消費者。
總而言之,社交電視幫助觀眾快速找到想看的內容,幫助電視臺獲得觀眾的反饋意見,幫助廣告主更加精準定位消費者,雖然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發展速度非常快,下一步有賴于電視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通力支持和合作,改善看電視的體驗,把觀眾從PC屏拉回到電視機前來。
最后,總結一下社交電視的十種形態:
1.對觀看的頻道/節目進行簽到(check-in);
2.圍繞節目的聊天室(chattingroom);
3.發送節目相關到微博/Facebook/twitter的社交網絡;
4.好友節目推薦;
5.節目指南(EPG);
6.播出提醒(notifications);
7.節目相關產品的電子商務(e-commerce);
8.節目投票(voting);
9.與頻道/節目互動(interaction);
10.節目競猜(qu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