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18 14:49:48 作者:網風 來源:1
8月17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香港出席論壇時表示,將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境內市場,起步金額200億元。
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進展,是資本項下可兌換閘門再度松動的象征,對境內證券市場而言是長期利好。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的既定國策,也是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必要之舉,只能前進不能后退。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快速推廣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讓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持有人民幣。2009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僅為630億元,截至2010年12月底,飆升至3000億元。今年8月2號,香港金管局公布,6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達到5536億元,預計年底將突破萬億。但6月人民幣新增存款大幅下降,僅48億元,這是自去年7月內地和香港簽訂清算協議后,香港人民幣存款單月增幅首次小于100億元,也是自去年4月以來環比增幅最小的月份。
擴大境外人民幣投資渠道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環節。境外人民幣缺乏投資渠道,人民幣國際化之路受到阻礙。任何人手中持有的紙幣如果不能兌換物品、不能投資,就是廢紙。很多時候,缺乏投資、儲備、購物價值的人民幣就是廢紙。
一方面要擴大境外人民幣的投資渠道,RQFII等重要舉措應運而生;另一方面,要控制熱錢流入,控制境內企業向境外大規模融資增加金融債務風險,央行關上了融資之窗。媒體披露,7月18日,央行以郵件形式通告,暫停受理境內企業直接從境外銀行融入人民幣業務,包括有外商投資企業投注差額度的銀行貸款,貿易融資除外。
到目前為止,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擁有的投資渠道狹窄,并且沒有惠及一般投資者。張明先生曾經指出,中國政府正沿著兩條主線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一是向境外持續輸出人民幣,這涉及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中的使用;二是向海外投資者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這既包括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行的產品,也包括在上海在岸人民幣金融市場發行并向海外投資者開放的產品。從2007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允許內地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起到今年7月31日,累計約有60個發債主體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債券價值總額約為1230億元人民幣。這樣的投資規模顯然難以滿足上萬億元的人民幣存款規模。
RQFII的誕生為境外人民幣誕生了一條通暢的投資渠道,雖然規模要求較大,在200億元以上,但香港的數家發鈔行都能達到這一規模。這就意味著,境外人民幣與境內證券市場有了對接通道,資本項目可兌換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進展可謂神速。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先后開放了外商以人民幣直接投資以及境外人民幣參與國內債券市場,現在開放了資本市場下境外人民幣的回流。本質上講,同時宣布的跨境ETF和RQFII最根本的目標就在于讓境外人民幣和境內人民幣形成流動,通過離岸市場使人民幣跨越國界限制。
從理論上來說,境外人民幣資金將越來越多,未來可能有數萬億的資金回流A股市場,無論從資金支持還是制度的建設、投資理念上,對于A股市場都是重大利好。
很多人從QFII的經驗看,認為A股市場會波瀾不驚,并非利好。確實,消息發布的當天,滬綜指微挫0.26%,金融板塊上漲0.79%,證券股全線上揚沖上漲幅榜首,算是進行了比較含蓄的慶祝。從技術上說,A股與H股存在溢價,境外投資者沒有必要舍H股而投奔價高、信息不明的A股的懷抱。
更大的沖擊是,A股的融資再融資不會降速反而會提速。8月15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商業銀行實施分類監管。根據平均9%的資本下限要求測算,此次資本新規或將對上市銀行形成4400億元-5800億元的資本缺口,第二輪再融資壓力將在明后年顯現。擴大資產池,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上市,而抑制股指以免泡沫泛濫,可能是市場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8月2日,證監會市場部公布了證券市場2011年6月的統計數據,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共有2229家,較去年底增加了8.05%。美國股市200多年上市3600多只股票。中國股市市值十年漲幅4.5倍;滬指10年“爬”500點,漲幅只有25%。大部分投資者虧損,股票發行總股本較2010年底增加了5.05%;然而,股票市價總值264214.34億元,較去年底反而減少了0.46%。這意味著上半年全體投資者損失約為1.45萬億元,按照6月底股票有效賬戶數13544.24 萬戶測算,平均每個賬戶損失上萬元。
做大證券市場規模、做大資產池的證券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RQFII投資者不是冤大頭,不會義無反顧地投身一個情況不明的市場。
從短期看,A股市場受益不大,但從長期看,這是根本性利好,是人民幣國際化之后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其意義將在今后的市場中逐漸突顯。通過人民幣國際化與境內直投,證券市場收割普通投資者羊毛的惡劣文化,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狙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