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5 10:01:06 作者:SC003 來源:1
【提要】:昨日西南財經大學和人民銀行共同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遠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
人人都關心房價漲跌,是因為大家有房或渴望有房。昨日西南財經大學和人民銀行共同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遠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報告還稱,2011年中國城市戶均擁有住房為1.22套。這一數值比2010年中金公司發布的數據0.74套住房相比有大幅提高。消息一出即引來眾多網友熱議,許多網友表示如此高的數據與現實不符,有種“被平均”的感覺。
業內看法:高比例并不影響剛性需求
“大炮”任志強在看到新聞之后也第一時間在微博中轉發,并稱“城市戶均住房總量尚達不到1:1,尤其是成套住宅。”“中金的數據更可靠。”他還補充道。
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稻葵對此表示,(高比例)并不與旺盛的剛性需求矛盾。“很多年輕人可能遠離已有房產的家鄉,在外地工作或生活,這也是房產剛性需求的另一個表現。”他還表示,目前住房已經阻礙了勞動力的流動,“雖然有些青年志在四方,不過房子買在那,可能就不會再流向其他城市,這就阻礙了勞動力的配置。”
網友分析:比例高源于戶籍制度,并不反映現實
面對高比例的數據,再聯系到自己在城市蝸居現狀,很多網友都表示數據是數據,現實是現實。對此中國經濟網中經論壇做了一項關于“為何出現如此高比例原因”的網友調查,結果顯示,75%的中經網友選擇了“戶籍制度”這一原因,其中有位中經網友回復說:“數據并不能反映現實,我在農村和父母是有住房,但現在我絕大多數時間在城市工作生活,以后也想在城市生活下去。所以如果(從)數據上看,我也有住房,但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沒房,而且居高不下的房價以及各種生活成本的增加,使得買房這個夢越來越不現實了。”
同時也有網友表示以家庭為單位的統計不準確,“按家庭算?從讀高中開始就沒怎么住父母的房子了,我是無房一族,就因為父母有房就要算到有房的家庭里面。”一位網友說。
同時還有很多網友表示自己“被平均”了,網友“心理學的瘋子”就反問道:“且不說數據有沒有水分,假設你有10套房,我沒有房,你能說我們倆每人都有5套房子嗎?平均數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