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18 9:56:56 作者:sc001 來源:1
被遺忘的蘋果首任CEO:曾調教過喬布斯與沃茲
“我一直都明白,公司有兩個史蒂夫和邁克,如果我不能獲得他們的支持,就會離開。”曾任蘋果首任CEO的邁克·斯科特這樣說。兩個史蒂夫指的是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沃茲),兩個邁克指的是蘋果公司董事長邁克·馬庫拉和他自己。
早年的喬布斯和沃茲行事乖張,而且前者一直覺得自己才是蘋果公司的真正擁有者,因此從內心深處無法接受一個外人對他指手劃腳。
007的傳奇不只在電影里
“員工號碼是我安排的。我之所以是7號員工是因為我喜歡‘7’這個數字。我其實是第5名員工,所以007只是個玩笑而已。”斯科特曾這樣回憶蘋果公司初創期的點滴。
蘋果主要投資人邁克·馬庫拉和斯科特是老交情,他們都于1968年前后進入仙童半導體公司。后來,馬庫拉去了英特爾,斯科特則到了國家半導體公司。
1976年,從英特爾退休的馬庫拉打電話告訴斯科特,他遇到了兩個希望開發家用電腦的年輕人,他想要斯科特進入這家公司,管理公司。由于看好蘋果公司的遠景,斯科特表示愿意犧牲原來一半的薪水。
斯科特回憶說:“我跟他和兩個史蒂夫見面了,并且閱讀了商業計劃。我認為這份計劃完全錯誤,因為里面說德州儀器(微博)將成為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由于種種原因,德州儀器從未真正進入PC業務。”
沃茲給斯科特留下的印象是緘默少語,而喬布斯則是能言善辯。
此時的喬布斯還沒有被美國商界接受,風險投資人唐·瓦倫丁曾稱喬布斯是“人類變種”。金融家阿瑟·洛克曾說:“那時,喬布斯和沃茲并不是非常受歡迎的人。”在一個正式聚會晚宴上,喬布斯穿著一條破舊的牛仔,上身是不合時宜的襯衫,外面套件大禮服。
馬庫拉因此多次委婉地勸喬布斯修整一下儀表,說一本好書也需要好封面。馬庫拉自己只想做出資人,并不想當蘋果的管理者。沃茲只對技術感興趣,也不想管那些讓他心煩的瑣事。喬布斯雖然不想放棄權力,但也知道自己無法操控公司。馬庫拉向喬布斯做出了保證,說請斯科特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蘋果公司的長遠發展。
于是,在當時主流商業社會中已有一席之地的斯科特成為蘋果首任CEO。1977年6月,蘋果公司只有十名員工,公司境況糟糕。斯科特的老朋友們認為他明珠暗投,其中一位好心的女士看著蘋果公司的電腦說:“這玩意會賣給誰?”她稱自己已準備當斯科特境遇不好時,掏錢給他買午餐。
在斯科特的管理下,蘋果公司開始走上正軌。他回憶道,那時候“大家分工明確:沃茲制作電路板,喬布斯處理AppleⅡ的其他事情,馬克庫拉負責營銷,我則負責將產品投入生產以及其他所有的商業工作”。不過,當時他最大擔心的是能否與喬布斯合得來。
調教兩位蘋果創始人
一次開會時,喬布斯把他的涼鞋擱在了桌子上,桌子另一端是馬庫拉在抽煙。“一邊是煙鬼,另一邊則是一雙臭腳……大家都很不爽。”別人都敢怒不敢言,斯科特只好站起來制止喬布斯的舉動,因此引發爭執。
斯科特說喬布斯“從不會隱瞞他的想法和立場,從不拐彎抹角”。他對喬布斯表明態度也是開門見山。一次,他把喬布斯約到公司的停車場,直白地告訴對方應經常洗洗澡,以免身體散發異味。因為當時喬布斯以水果當飯,認為自己用不著常洗澡,結果是員工們對喬布斯退避三舍,不愿和他呆在一塊兒。
1977年圣誕節,蘋果舉辦了一場宴會。吃素的喬布斯想要一份素餐,不知道處于何種考慮,斯科特竟然沒有同意,結果喬布斯暴怒?,嵤录由瞎ぷ魃系姆制?,導致兩個人心結很重,他們經常發生爭執,這被稱為蘋果公司的“斯科特戰爭”。
喬布斯23歲生日時,有人在喬布斯辦公室門前放了一個白玫瑰花圈。斯科特平時最喜歡白玫瑰,有人推測這個應該是他送的。斯科特還喜歡傳播喬布斯的糗事,譬如喬布斯有段時間曾有個獨特的放松方式——他累的時候會坐在馬桶蓋上,把腳放進池中,然后沖水放松。斯科特津津有味地向員工們講述這類故事,加深喬布斯“怪人”的形象。
在這段時間里,蘋果董事長馬庫拉雖然像護犢子般地關愛著喬布斯,但他經常支持斯科特修理喬布斯,斯科特讓喬布斯的權力范圍有了邊界。斯科特稱:“公司增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培養人,你需要盡你所能地培養員工和其他所有人,以便實現公司的增長。這與出售產品同等重要。”
斯科特認為喬布斯不具備這個能力,因此“我們當年從不讓他參與太多的人事工作,因為他不會監督他們,不會及時給予評價或者表揚,也不會關注員工的健康”。斯科特曾打了個比方,說喬布斯像時速90英里的蜂鳥飛來飛去,因此得有人鎮鎮他才行。
在早期的蘋果公司里,不僅僅是喬布斯給斯科特帶來無窮的麻煩,沃茲也給他添堵。斯科特發現自己很多的時間花在“當兩位創始人的保姆”上。
1977年的一天,沃茲與早年私造“藍盒子”時認識的約翰·德雷普又勾搭上了。當年的“藍盒子”可用來盜打電話,德雷普堪稱黑客鼻祖。沃茲給德雷普在蘋果公司弄了一間辦公室,讓他為蘋果電腦設計一種數字電話卡,把蘋果電腦變成了一個放大版的“藍匣子”。早年“藍匣子”危害能力與它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據說,十幾臺配備此卡的蘋果電腦就可紊亂當時全美的電話系統。
斯科特聽說此事時,極度震怒,這是一個正走向正軌的公司,不是過家家,更不是黑客基地,沃茲此舉可能會把蘋果帶入萬劫不復之地。斯科特嚷著要開除沃茲,沃茲見勢不妙,讓德雷普趕緊收拾東西走人。
不過,沃茲雖然頑劣,但他從不挑戰斯科特的權威,至少當面不。此后,沃茲遁入他的技術象牙塔,對公司的管理幾乎不置喙,斯科特也放他一馬,把精力主要放在調理喬布斯這個大“刺頭”上。
剝奪喬布斯實權
當時,蘋果公司在蘋果Ⅱ成功的同時,積極籌劃未來的新產品,共有三個研發小組在各自獨立地進行著3個項目:蘋果Ⅲ、麗薩和麥金塔。
蘋果I和蘋果Ⅱ基本上由沃茲設計完成,這二者尤其是后者給蘋果帶來了滾滾財源,也確立了沃茲在蘋果技術權威的地位。喬布斯很嫉妒這一點,他想在蘋果Ⅲ上蓋過沃茲的風頭,于是他爭著成為蘋果Ⅲ項目的負責人。
在產品研發時,喬布斯親自參與,提出了許多合理與不合理的建議與要求,譬如他堅決主張蘋果Ⅲ不要風扇,認為那嗡嗡作響的東西會打亂世界的寧靜,他表示可以通過改造機箱讓電子元器件使用空氣對流的方式,讓熱量從底盤散出去。
結果,在喬布斯的要求下,蘋果Ⅲ的狹小機箱中擠滿了各種電路板。沒有風扇的蘋果Ⅲ運行時,底盤無法充分散熱,電子元器件、芯片會變熱膨脹,從插槽中脫落出來,造成死機。
蘋果Ⅲ于1980年5月19日面世,蘋果公司特意花費42000美元包租迪斯尼樂園5個小時,舉辦了盛大的發布會。不過,引起公眾關注的蘋果Ⅲ,很快露出了自己“丑陋”一面,設計上的不足被暴露出來。電腦頻頻死機,輿論嘩然。
蘋果Ⅲ的操作系統全稱為SophisticatedOperatingSystem,蘋果公司內部對其的縮寫昵稱為“AppleSauce”(蘋果醬),但大眾戲稱為SOS(求救信號)。沃茲稱:“蘋果Ⅲ成了糟糕、不穩定機器的代名詞。”
首批蘋果Ⅲ幾乎全部被召回過,蘋果公司不得不免費更換多達14000臺蘋果Ⅲ電腦,喬布斯后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損失很大,算不過來。”蘋果Ⅲ失敗的責任有很大一部份應該歸結到喬布斯的頭上,可是在這一切問題暴露時,喬布斯早已脫身,離開這個項目,進入到麗薩項目組。
有媒體稱,麗薩項目的名稱來源于喬布斯私生女的名字,喬布斯起初不認這個私生女,但后來又認了,給她起的名字就是“麗薩”。喬布斯在麗薩項目組中常說:“我們做出來的東西意義將極其重大,肯定會在大學校園里引起轟動。”
當時,麗薩項目在蘋果被視為明日之星,項目組成員自己也覺得高人一等,進入他們的工作區要帶著一枚獨特的黃色的徽章。別的項目組成員評價麗薩項目的工程師“個個覺得自己是電影里的頭號女主角”。
喬布斯想把控麗薩項目。然而斯科特認為,蘋果Ⅲ項目的失敗驗證了喬布斯不是一位好的技術項目管理人,斯科特可不想讓喬布斯又毀了公司這個至關重要的項目,這可不是個人恩怨。
斯科特采取突然襲擊的方式,通知喬布斯離開麗薩項目組。喬布斯回憶:“在確定了概念框架,找到了關鍵人選,并且確定了技術方向后,斯科特認為我沒有運營這一業務的經驗。這對我打擊很大,這一點顯而易見。”
為了安撫喬布斯,馬庫拉出面協調,讓喬布斯做有名無實的董事長。斯科特也安慰喬布斯,說蘋果公司正準備計劃公開發行股票,這件事非常需要他。他們兩人恭維喬布斯外貌英俊,是媒體爭相報道的“紅人兒”。他們還說,如果讓喬布斯這位25歲的年輕帥哥當上一家資產上億美元公司的董事長,會帶來轟動的公眾效應,刺激公司新股上市價格。接著,為了讓閑不下來的喬布斯有事干,斯科特還同意他去掌管麥金塔(Macintosh)這個當時對蘋果來說無足輕重的項目。
從當時蘋果發展前途來考慮,斯科特和馬庫拉的安排不無道理。早年的喬布斯給蘋果許多員工的印象并不好,蘋果早期的軟件開發專家布魯斯·托格那齊尼曾說,他們在蘋果公司并不是為喬布斯打工,而是為馬庫拉或者斯科特工作。
有過河拆橋嫌疑的免職
1981年2月25日,在征求過喬布斯和馬庫拉的意見后,認為蘋果公司人浮于事的斯科特決定裁員。
從9點鐘左右開始,他把一些員工挨個叫進他的辦公室,告訴他們卷鋪蓋走人。沒人知道原因,也沒人知道下一個輪到誰。
斯科特中午開會時說:“我曾經說過,當擔任蘋果公司CEO不再是一件有趣的事的時候,我會退出蘋果公司。但今天我改變了主意,當它不再有趣的時候,我會解雇員工,直到它再次成為有趣的事。”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斯科特的這次裁員是小兒科,1500多員工中僅裁掉40人左右,但在當時蓬勃發展的蘋果公司,工程師們認為這是一個不可接受的“殘暴”之舉。有人說:“你請來一個工程師,如果他每件事都做錯,那就讓他當經理吧!這里從不解聘人!”這是個笑話嗎?不,笑話是當時的許多蘋果員工認為這不是笑話。
蘋果員工對解聘怨聲載道,對高管層紛紛表示不滿。喬布斯表示此舉與自己無關,暗示一切都是斯科特所為,于是矛頭都指向斯科特。
此時的蘋果公司是“夕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吹骄置嬗行┎豢墒帐傲耍R庫拉出面召開董事會,決定罷免斯科特,喬布斯對此表示贊同。他們的理由是斯科特裁員之舉沒有走公司程序流程,不符合蘋果的文化,損害了公司的整體利益。
而沃茲則堅定地認為,斯科特解雇了應該解雇的人。雖然,斯科特曾訓斥過他,但他表示,“我很喜歡斯科特這個人,喜歡他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喜歡他一張一弛的風格。”
曾任《時代》周刊記者的MichaelMoritz在《TheLittleKingdom》中寫到:“蘋果公司內部有人認為,他(斯科特)是幕后交易和血腥陰謀的犧牲品。”
斯科特進行了抗辯,但無濟于事。他臨走時,寫了一封公開信,提到:“我認為公司是商業企業,而不是一家社會公益機構,它需要員工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貢獻來換取合理的薪資。公司是一個雙向選擇的互動系統,既需要良好的團隊精神,也需要必要的控制與管理。愚蠢計劃以及應聲蟲、馬屁精、霸道的創始人都可能將公司帶入萬劫不復之地。”矛頭直指喬布斯。
在信中,他還說,“我在蘋果公司學到了以前所沒有過的東西。我的退出不是因為我要加入新的公司,也不是因為個人原因……其壓力不是來自那些害怕我的觀點和風格的人……”
馬庫拉和喬布斯可能也覺得這樣對待一位對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經理人有些過分,于是給了斯科特一個有名無實的副董事長之職,但這對他來說沒有吸引力。
對蘋果用情極深的斯科特有一段時間呆在自己的家中,閉門不出。有人發現他曾出沒在附件的垃圾場,把一個塑料火箭拋向空中,口中嘟囔著:“蘋果是我的孩子。”
正所謂“看穿世事金能語,說到人情劍欲鳴”。
馬庫拉曾對人說過,解聘斯科特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艱難的決定。當時年輕的喬布斯也有一種負罪感,他曾回憶在那段時間里一直害怕斯科特會自殺。
不舍快樂
斯科特后來在提到蘋果給他留下的感受時說,美好的回憶有時像白駒過隙,譬如“生日花環或電影首映式”。
離開蘋果后,斯科特加入了StarStruck公司,開展從事海洋發射衛星運載火箭項目。此外,他做了很多另類的事情,譬如他曾準備乘坐俄羅斯的核動力破冰船去北極點。
“我問過一些去過的人,他們說,在前往北極的過程中,就像是在一個55加侖(約合0.2立方米)的鼓中,有人24小時用鼓槌敲擊。”他有些向往地回味。
沃茲后來表示,斯科特幫助蘋果成功地完成了企業上市,但是,“沒有一本書回憶過他,這讓人感到很悲哀。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人們忘記了邁克·斯科特——蘋果公司首任CEO”。(作者姜洪軍,本文摘自《喬布斯和他的對手們》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
記者手記
同患難易共富貴難
“23歲時,我身價100多萬美元;24歲時則超過了1億美元;而到25歲,這一切對我來說已經無關緊要了,因為我所做的并不是為了錢。”這是喬布斯早年的高調言論。
1980年12月12日,蘋果股票公開上市,蘋果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喬布斯作為公司創辦人當然是排名第一,資產超過2億美元。
當時,蘋果公司股權分配呈現著一種奇怪現象,一些早年進入公司的元老級員工手上反而沒有股票,能上臺面的理由有兩個:一是,蘋果公司興起后,為了招募人才,給那些新員工開出了股票期權的籌碼,所以后來者雖然來得晚,但有股票期權,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二是,公司董事長邁克·馬庫拉認為只有正牌大學背景的管理者才能獲得股票,而早期的一些老員工不符合這個要求。這很諷刺,因為兩位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和沃茲都是大學輟業生。馬庫拉肯定沒聽過福特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說過的這句話:“一個人來自星星監獄還是哈佛大學,對我來說完全一樣。我們雇的是人,不是他的歷史。”
有分析人士稱,對于喬布斯來說,不給元老級員工股票,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某種虛榮心在作祟,他通過此舉提醒他們,他才是真正的“大老板”。比爾·費爾南多斯是蘋果公司第一個雇員,也是第一個辭職的員工,因為許多新員工有股票期權,而他卻啥都沒有,他覺得自己成天“像蠢驢一樣”地賣命,卻結果一無所獲。
正所謂可以同患難,難以共富貴。蘋果公司上市后,有些員工擁有原始股因而一夜暴富,而有些做出成績的員工卻沒有分到股票而心生怨恨。
員工間形成不同的小團體,展開暗戰,甚至發展到在停車場拳腳相加;新老員工之間也隔閡重重,老員工看著新員工像一群不腳踏實地的黑客,新員工則嘲笑老員工當年編的程序像爬滿白蟻的老狗那樣慘不忍睹。
營銷專家雷吉斯·麥肯納曾說,當時大家以為蘋果是一家公司,“但它不是,從來不是”。
在解決這種亂象的過程中,作為蘋果公司首任CEO的斯科特遭到反彈而出局,而喬布斯也深陷蘋果公司管理困局,最終被蘋果公司第二任CEO斯庫利趕出蘋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