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25 9:08:00 作者:sc001 來源:1
3月27日,貴陽警方向被騙的施工單位通報,“貴州中衛”董事長樊龍中等3人被批捕。樊龍中涉嫌偽造公文、合同詐騙。
2009年-2011年間,“貴州中衛”在貴州45個縣,以興建所謂的“衛星地面接收站”為名,收取施工單位的工程保證金約1.4億元,后資金鏈斷裂,無力支付工程款。施工代表在該公司發現偽造的國家發改委批文,遂報警。2011年12月21日,貴州警方立案。
“貴州中衛”對施工方稱,其項目有軍事用途。記者調查,貴州中衛項目與軍方毫無關系。“貴州中衛”獲取各縣鄉發改局批文,并邀請各級領導出席開工儀式,致使大量施工方資金被騙。
4月10日,貴州警方對記者稱,目前案件仍在公安偵查階段。
一件黑襯衣裹住微胖的身體,他身材短小,皮膚黝黑,黑框眼鏡后的雙目小而有神。廖壽敏對記者述說遭遇時頗有感慨,他沒想到自己再次陷入大型新聞事件中。
上次是在2009年5月,貴州習水縣官員嫖幼案曝光,廖時任縣政府督察室副主任,他向媒體透露內情,隨后辭職,開始專心做建筑工程。
2011年3月,廖壽敏以為覓到“發財”良機,他承接了“貴州中衛導航儀有限公司(簡稱貴州中衛)的工程——修建一條通往衛星基站的道路。
原本估算能獲利近600萬,但時至今日,廖壽敏被貴州中衛騙去300萬。
廖壽敏統計,像他那樣被騙的施工單位約有300家,來自全國15個省市區。貴州中衛向他們收取工程保證金約1.4億元,后資金鏈斷裂,不再支付工程款,公司高管潛逃。
今年3月27日,警方告訴廖壽敏等施工單位,公司董事長樊龍中等3人被批捕。其中,樊龍中涉嫌偽造公文、合同詐騙。
偽造批復,漏洞百出
貴州中衛偽造國家發改委立項文件,文件抬頭、正文字體、抄送單位均有錯誤
廖壽敏自從2011年4月承包工程后,便陷入漫長的“討薪”。
2011年4月-7月,廖壽敏去貴州中衛的遵義指揮部共17次;7月-11月,他去貴陽的公司辦公室有30次以上,平均一星期兩次。樊龍中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后天推下周”。
廖不停地問錢從哪兒來,并逼樊龍中寫下北京公司總部的地址和號碼。
廖打電話,沒人接;第二天再打,還沒人接。他托北京朋友去查,沒這個地址。廖壽敏覺得可能受騙了。
2011年12月20日上午,數百家施工單位代表得到通知,公司會在那天支付工程款。
當天下午4點,公司副總李健表示,仍無力付款,代表們群情激憤,開始砸辦公室。
有人從樊龍中抽屜里搜出一份文件。文件名為《關于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全國區域地面接收站建設項目復函》。
這是一份落款為“國家發改委”對貴州中衛項目申請的批復,文件顯示“同意全國區域站點建設”。
廖壽敏看到文件,腦袋“嗡”的一下。他以前在縣政府工作,熟悉政府公文。他一看便知,“這是偽造的,而且漏洞百出”。
廖壽敏說,首先是文件抬頭,正確的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或“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而樊龍中那份文件抬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少了“國家”二字,并且應該是“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而不是“發展和改革委”。
其次是文件字體。
廖壽敏說,一般文件字號為“小三號仿宋”,而樊龍中那份文件的字號為“四號宋體”。
廖壽敏還表示,文件最后的抄送單位也寫錯,上面寫“抄送國家審計辦、交通部”,根本沒有“國家審計辦”,只有“國家審計署”;還有應該是“交通運輸部”,而不能簡寫為“交通部”。
采訪中,記者給貴州兩位縣發改局局長,看了這份批復的復印件。他們表示,該批復是假的。
多名施工單位代表告訴記者,樊龍中一直說項目有“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文,樊有時會拿出這份假文件,在人們眼前晃一晃,還未待人看清便馬上收回。
廖壽敏說,“他專門挑不懂文件的施工老板。當時我知道有這個文件,但沒看到過,若看過決不會上當。”
2011年12月20日,廖壽敏等人報警。此后,警方以樊龍中涉嫌偽造公文罪立案。
國防保密工程?
貴州中衛稱其項目有軍事用途,施工方廖壽敏查其主管單位,沒查到,他想“保密也正常”
事發后,廖壽敏在反思,他努力尋找樊龍中“騙局”中的破綻,但他發現,若再回到當初,他仍有可能被騙。
那是兩年前,2010年9月,廖壽敏已從縣里離職,在遵義等地找工程做,當時找項目不容易。
張帝明,一個活躍于重慶綦江、貴州遵義的木材加工廠老板,告訴廖壽敏,他手頭有兩個貴州中衛公司的項目,回報率很高,問廖是否有興趣。
廖壽敏進一步得知,當時北斗衛星正好發射,“貴州中衛”聲稱要建衛星地面接收站,和通往基站的道路。“張帝明還說,基站有1/3軍事用途,撥款沒問題。”
讓廖壽敏心動的是,“貴州中衛”給的工程款,要比其他單位高。
他舉例說,一條6.8公里的修路工程,貴州中衛給的工程款是1600萬,他能賺近600萬。“比一般修路項目多賺約100萬。”
廖壽敏擔心過項目的真實性。
張帝明告訴他,“貴州中衛”是中國衛星導航地面管理局的下屬單位。廖壽敏上網查,沒找到。之后,通過北京114查中國衛星導航地面管理局,沒這個單位。“當時想,國防工程保密很正常。”
廖壽敏搜“中衛”,出現貴州中衛的公司網站。他把網上相關資料都看了。
貴州中衛于2009年3月成立,最早叫“中國衛星地面接收站貴州管理站”。 2010年2月1日注冊為“貴州中衛導航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精度導航設備建設安裝的單位。
廖壽敏還在網上看到,貴州中衛員工軍訓的照片。
貴州省軍區某營一名田姓軍官對記者說,貴州中衛沒有軍方背景,“只要相關單位有意愿,我們都可以對其員工開展軍訓”。
2011年2月到3月,張帝明帶廖壽敏去各地考察。
他們去了遵義鴨溪鎮,已經有一條公路修了2/3;遵義烏江有條公路還未開工,張帝明說,那是他在修,他已得到80萬預付款;還有其他站正在招投標。
看到這些“實在”的工程,廖壽敏少了些疑慮。
招投標咨詢公司“入局”
富通公司未嚴格審核“貴州中衛”文件,發布網絡招投標信息,致外省施工方被騙
臨到簽約時,廖壽敏仍覺沒底,張帝明怎么能得到“國防項目”。張帝明聲稱,他在部隊里有朋友。
廖壽敏去網上查招投標信息,都查到了。中國建設工程招標網、貴州工程建設信息網等都有相關信息。
據了解,貴州中衛的招投標,基本都由貴州富通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貴州智聚招投標咨詢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發布。這些公司支付給網站年費,就能發布信息。
河北劉立倉、福建張文明等,便是在網上看到信息,才會“入局”的。
其中,劉立倉損失很大,約1600萬元。他承包衛星信號接收塔工程,建了4個巨大鐵塔,如今賣也不是、扔也不是。
3月23日下午,富通公司一位王姓副總經理接受采訪。
她表示,公司要發布網絡招投標公告,必須出示:發改部門批文、土地使用證明、土地規劃書、工程圖紙;若是自籌資金項目,還須銀行提供的項目資金證明。
她說,貴州中衛當時未能出示國家發改委批文,但有地方發改部門文件。還有,貴州中衛沒有出示資金證明。
在審核標環節,樊龍中曾帶著富通老總黃釗去縣里,參加剪彩儀式,一趟下來,“黃釗就不認為是假的了”。
3月27日,貴陽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招投標公司也成“受害者”。最早報案的是黃釗。
富通公司要根據不同工程,收取一定招投標費,2011年后期,黃釗發現很多工程開不了工,招投標費收不上來,才意識到被騙,于是報案。
□新京報記者 吳偉 貴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