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27 9:04:23 作者:網風 來源:1
9月26日,多倫股份(600696)股價暴跌8.68%。多倫股份大股東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幕后的資本玩家陳隆基多年來以股權質押循環操作方式,進行融資的路徑逐漸為人知曉。而陳旗下多倫股份和正和股份(600759)近期同樣因涉礦傳聞股價飆升為市場所關注。
玩轉質押融資魔方
多倫股份大股東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逢高精準減持之后,其幕后控制人——資本玩家陳隆基開始浮出水面。多倫投資的股東分別為東誠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持股60%,勁嘉(香港)有限公司持股40%,這兩家公司均為陳隆基所控制的企業。
據了解,陳隆基為香港居民,曾任福建省福清中醫院主任醫師、副院長,現任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省國際商會副會長,福建農林大學客座教授,利嘉實業(福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多年來多倫投資一直通過滾動質押多倫股份的股權、進行融資獲取資金,經常出現股權質押、解押、套現、再質押,甚至出現同一天剛剛解押股權,立刻又進行新的質押。業內人士分析,利用上市公司股權作為籌碼,多倫投資可能正是依靠這種借新債還舊債的融資方式,通過不斷融資,維系著自身對資金需求。
2005年12月2日,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的前身——豪盛(香港)有限公司將所持的5590萬股的外資股股份質押給中國建設銀行上海虹口支行。2006年11月14日,豪盛(香港)有限公司將這部分股權解押,當天又將所持有的多倫股份3295萬股限售流通股質押于建行上海虹口支行。2007年8月,豪盛(香港)有限公司將原質押給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的5200萬股公司境外法人股解押,僅隔4天又就將剛剛解押的2600萬股境外法人股質押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上海市青浦支行。
2008年4月21日,豪盛(香港)有限公司已經更名為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多倫投資將其持有的多倫股份1300萬股限售流通股為福建常輝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向工商銀行福州臺江支行借款提供質押擔保。2008年9月25日多倫投資又將持有多倫股份8300萬股限售流通股質押于新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9月13日,多倫投資將原質押給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華林支行的多倫股份無限售流通股2500萬股解除質押,同日又將上述股份再次質押給華夏銀行。最近的一次即是9月8日多倫投資9700萬股質押給新華信托的股權剛剛解除,9月13日即大舉減持。
二級市場借重組傳聞套利
除了是多倫股份的第一大股東之外,陳隆基還控制著正和股份(600759.SH)的控股股東廣西正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陳隆基也是正和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持股數量占正和股份總股本比例為72.89%。近年來,正和股份的控股股東廣西正和同樣通過循環質押股權來進行融資、解決自身的資金需求。
今年3月25日,廣西正和剛剛解除向吉林信托的1.3億股股權質押,3天后,又火速將這1.3億股正和股份質押給海口市城郊農村信用社等機構,用以貸款3.1億元。7月28日,廣西正和將原質押給中信信托的3.41億股正和股份解除質押,同日又將其持有的1億股質押給四川信托有限公司。8月30日,廣西正和又將其正和股份1.8億股流通股質押給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截至8月底,廣西正和累計質押正和股份7.98億股,占廣西正和持有正和股份股份數的90.43%。
除了利用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外,在二級市場,陳隆基旗下的多倫股份和正和股份因涉礦傳聞股價飆升,更為市場所關注。
今年8月,陳隆基旗下的正和股份傳出了涉礦緋聞,演繹出狂飆行情。正和股份8月1日啟動,股價從5.19元,上沖至8月15日最高的9.54元,最大漲幅83.82%。
盡管正和股份在8月10日公告澄清了涉礦傳聞,不過依然難擋游資的投機熱情。從8月10日至12日,正和股份股價繼續拉出3個漲停,至8月15日,股價最高被拉至9.54元,距離正和股份2008年初創下的9.83元歷史高位僅一步之遙。
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多倫股份和正和股份的公開交易信息發現,參與它們炒作的游資有驚人相似,國泰君安證券總部、中信證券上海溧陽中路和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等券商營業部席位頻繁上榜。
直至8月30日,深交所發布《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6號》,進一步細化上市公司“涉礦”投資信息的披露監管,正和股份8月31日遭遇跌停。
有券商分析師分析,多倫股份和正和股份幾乎是同樣的操作手法,兩家公司都在沒有任何利好下傳出涉礦緋聞,且大多為游資所推動,不排除在暴漲之后大股東出手套現。還有分析師表示,正和股份股價暴漲,或是為大股東廣西正和向信托公司質押股權作鋪墊,以獲取更多融資。
資本運作爭議不斷
陳隆基在國內資本市場活躍多年,運作了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三木集團、多倫股份和正和股份,不過其資本運作過程面臨不少爭議。
陳隆基早年出資成立了豪盛(香港)有限公司和利嘉實業(福建)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在國內資本運作的平臺。利嘉股份的前身正是福建豪盛(600696),福建豪盛于1993年12月上市。2001年7月,福建豪盛與利嘉集團之間進行重大資產置換,主業由建筑衛生陶瓷業轉型為房地產業,福建豪盛更名為“利嘉股份”,之后辦公地址遷往上海。
2004年12月,利嘉股份因涉嫌違反證券法規一案,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2005年1月,利嘉股份就有關總經理陳翔涉嫌合同詐騙案事項進行了披露。2005年1月,經四川省廣漢市公安局偵查,決定對陳翔取保候審。2005年4月20日,四川省廣漢市公安局解除對陳翔的取保候審。
2006年5月,利嘉股份名稱變更為上海多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即“多倫股份”。之后,第一大股東也更名為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一直掌握在陳隆基手中。
而對三木集團的運作,更是飽受爭議。1995年陳隆基以發起人身份參與了三木集團的改制上市。1996年6月至2000年12月,陳隆基一直擔任三木集團的董事長,上市后三木集團曾深陷福建上市公司擔保泥潭。2005年2月,受利嘉股份被調查影響,同屬利嘉集團控制的三木集團曾出現連續八個跌停,讓投資者損失慘重。此后,陳隆基逐漸淡出三木集團,2010年陳隆基辭去了其在三木集團的董事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