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5 8:54:21 作者: 來源:阿里創業
18 天內,融創中國(01918.HK)一得一失。但這種跌宕起伏,已經不能在孫宏斌的內心激起多大的波瀾。這位49歲的融創中國董事長在談到和綠城中國的股權合作以及未得的北京地王時,敘述簡短而克制。
6月22日,孫宏斌與綠城董事長宋衛平在上海聚首,兩個“理想主義者”的雙手一握,為困境中的綠城贏得喘息時間,更讓地產新貴融創獲得絕佳的擴張之機。
7月10日的北京萬柳地塊拍賣會上,融創并未成為最后的贏家,超過4萬元的樓面單價造就了全國地王。這次失手,對正在加速的融創并非壞事——與綠城合作的9個項目已經讓融創忙不過來,“會花很多精力,因為集團都搬到那邊去了,還會在那邊呆挺多時間”。
拍賣會結束的第一時間,孫宏斌開始發微博,祝賀中赫奪地成功,同時強調融創“沒有志在必得的地塊”,“我們有我們的紀律,必須遵守,市場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孫宏斌變了。快速、兇狠依然是融創的明顯特質,但只在京津渝和長三角布局、只做豪宅的定位,讓人感覺他穩健了。
“趕上萬科,其實也沒什么意思。”昔日的“地產狂人”說完這句話,自己笑了笑。他今年49歲,這個年紀的宋衛平,正遭遇綠城的第一次生死劫。
今時不同于2008年,“吃下”綠城,讓融創站到了更高的起點。更低調的孫宏斌,會把融創帶向何處?
孫宋“聯姻”
上海發布會的幾個小時,孫宏斌與宋衛平的個性差別,展露無遺。一方惜字如金,一方雄辯滔滔。
“沒有失敗,綠城沒有失敗。”孫宏斌說。或許他真這樣想,曾經火箭般升空而后鋃鐺入獄(孫曾任職聯想,并一度被認為是柳傳志的接班人。后因“經濟問題”獲刑4年)、四闖港交所終獲成功,在屢屢卷土重來的孫宏斌眼里,股權合作太過稀松平常。
但對志在打造國內第一豪宅開發商的融創而言,聯姻綠城是重要的一戰。這次合作共9個項目,總可售建面積達到251.57萬平方米,分布在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和天津五個城市。融創出資33.7億元,向綠城購買其對上述九個目標公司50%的權益。
除了這次合作以外,雙方共同組建上海融創綠城控股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人民幣20億,雙方各持有公司50%的股權。綠城將所持有的上述9個目標公司的股權,全部轉到上海融創綠城控股有限公司。
這一合作形式也為兩家公司未來做好了鋪墊。“公司發展需要時,綠城和融創將按照50:50的比例繼續投入資金,確保平臺公司穩健持續的發展。”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王虹斌說。
這次合作在去年就有端倪。當時孫宏斌以個人名義購買綠城的房子,并在微博上力挺宋衛平。之后的半年,融創與綠城進行了“艱苦的談判”。“雙方很一致,但這么大一個項目肯定有分歧。”孫說。“但這個決定沒有那么戲劇性,我們一直在跟綠城溝通,最后覺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跟宋總偶爾會碰面聊一下,有時可以發短信打電話。”
綠城的伙伴為何會是融創?孫不斷強調,融創“很努力”,“別人沒有我們努力,我有一個月沒回家了,昨晚11點到北京,今晚回上海,哪個老板像我這樣?”他問道。
而外界公認雙方聯姻是“優勢互補”。綠城在產品和服務品質方面有極高的品牌影響力;融創在項目定位,項目整體運營,營銷管理和資本運作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王虹斌認為“這是雙方合作的一個最堅實的基礎”。
正由于此,孫宏斌對合作的9個項目并未做出很大的調整。“綠城團隊挺好的,我們沒打算動它。”在孫看來,綠城的高層骨干一直很穩定,不少總經理都在綠城干了十幾年。“在綠城這種公司,如果產品不夠好就要挨罵了,他做不了總經理。”
他告訴《財經國家周刊》,目前上海的三個項目、蘇州及無錫的各一個項目,都已經開售。盡管兩家公司氣質相近,但融創與綠城做到無縫銜接也非易事,比如在擴張節奏上。
“觀點肯定會不一致,這樣就不容易犯錯。如果真的分歧特別大,在我這里寧愿保守一點。”孫宏斌說。
綠城中國自2006年上市來,飛速擴張,加之對政策與市場的誤判,付出慘烈代價。融創未如綠城般跌宕,但孫宏斌個人的大起大落,無疑深深影響到融創的戰略。至少在短期內,這是一個更保守的孫宏斌,更保守的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