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9 14:40:54 作者:網風 來源:1
截至8月底,8家中型股份制上市銀行已經全部公布了2011年中期業績。受信貸緊縮等因素影響,近期房地產貸款尤其是開發類貸款的風險越來越受關注,而8家中型上市銀行與大行相比,對風險的耐受度相對更加敏感。中報顯示,8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已經出現了明顯下降趨勢。
銀行房地產貸款的投放情況和貸款質量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央行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上半年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2098億元,同比少增2325億元,同比劇減53%。
中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華夏銀行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為565.98億元,占全部對公貸款的9.92%,比年初下降0.92%;民生銀行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1302.7億元,占比11.4%,比年初占比12.23%下降0.83%;浦發銀行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為1251.24億元,占比10.11%,比年初微降0.03%;興業銀行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總額為881.49億元,占比9.33%,比年初下降0.6%;招商銀行房地產業貸款總額為1183.38億元,占比7.61%,比年初下降0.3%;光大銀行房地產業貸款為829.11億元,占比9.75%,比年初下降0.69%;深發展銀行的房地產貸款金額是250.28億元,占比5.58%,比年初微升0.05%。
中信銀行中報顯示,報告期內貸款增加最多的三個行業是房地產開發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分別比上年末增加256.06億元人民幣、240.34億元人民幣和177.71億元人民幣。中信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980.39億元,占比9.19%;年初占比7.3%,余額724.33億元。但東方證券分析師金麟表示,不能排除中信銀行與集團關聯的地產企業的貸款又增加的可能性。此外,從房地產開發貸占總貸款比重看,中信銀行此前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即使現在出現了增長,也仍然處于行業偏低水平。
房地產貸款的整體下降趨勢源于各銀行對該類貸款的風險控制加強。招商銀行2011年上半年貸款減值損失39.32億元,同比增長60.42%,就是從審慎角度出發,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境內公司房地產貸款等風險領域增提了組合減值準備。此外,該行還進一步上收審批權限,實施放款核準,有效防控風險。
報告期內,8家銀行整體實現了行業信貸結構的均衡增長與優化。房地產類貸款總體來說風險可控。
整體來看,由于采取了多種措施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加強風險管理,截至上半年末,各銀行房地產貸款的不良率全部出現了向好趨勢。
中報顯示,華夏銀行房地產業貸款報告期末不良率1.66%,房地產行業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了0.88個百分點;浦發銀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0.15%,比年初微降0.01%;興業銀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0.14%,比年初下降0.3%;招商銀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0.71%,比年初下降0.08%;深發展銀行房地產類貸款不良率1.06%,比年初下降0.77個百分點;中信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率0.97%,較年初的1.52%下降0.55%。
多家銀行均表示,在監管政策從嚴出臺、市場價格高位運行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面臨較大挑戰,因此積極采取各項管控措施防范風險。
招商銀行對境內企業房地產貸款以“兩個不超過”嚴控總量,即增幅不超過企業貸款平均增幅、占比不超過全部貸款總額的7%;提高開發貸項目準入標準,總行集中審批,優選項目;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實施名單制管理,嚴控房地產集團客戶風險;對有違規行為的開發商停貸,嚴格限制商業物業的開發和抵押類貸款;保障房授信重點支持位于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同時要求項目已納入政府年度保障房建設計劃、審批手續齊全、與政府簽訂的回購協議可保障全部貸款本息的按時足額償還,并采取封閉管理模式。
中信銀行也表示,為積極應對房地產市場的復雜形勢,該行審慎開展房地產行業貸款業務,并堅持授信總量控制政策,要求今年房地產行業貸款增量要比去年明顯壓縮;進一步提高了房地產開發商和房地產項目準入標準,重點支持地理位置好、價位合理、抗跌價風險能力強的住宅項目,并堅持抵押和資金封閉管理原則。
民生銀行則表示,在授信業務風險防控方面,加強了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房地產貸款及“兩高一剩”行業等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力度,全力推動不良資產清收處置,資產質量保持優良。
浦發銀行針對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房地產貸款、中長期貸款等重點風險領域,以及貸款新規執行情況、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執行情況、信貸資金流向、五級分類偏離度等重點監管領域開展現場檢查。該行加強風險管理報告制度建設,擴大全面風險管理報告覆蓋范圍,同時建立動態壓力測試工作機制,對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等重點領域持續進行壓力測試,提升壓力測試結果對實際工作指導作用。
不過,盡管銀行業資產質量有所改善,但市場仍然擔心巨額房地產貸款及地方債所帶來的潛在風險。有媒體報道:“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指出,內地銀行業不僅擁有對房地產市場的直接風險敞口,而且還擁有因企業對房地產市場投機所帶來的間接敞口。惠譽稱,鑒于前兩年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加劇了通貨膨脹和房地產泡沫,面向地方政府及房地產企業的過度放貸已經催生了信用風險。”
事實上,從公布逾期貸款情況的銀行看,數字已經可觀。截至6月30日,民生銀行逾期貸款99.72億元,占比0.87%,比上年末上升0.12%;華夏銀行40.45億元;光大銀行117.13億元;浦發銀行61.29億元,年初為50.16億元;興業銀行逾期貸款余額51.07億元,較期初增加3.71億元;招商銀行145.27億元,占比0.93%,比期初上升0.08%;中信銀行122.33億元,占比0.9%,比年初上升0.06%。僅有深發展逾期貸款余額3.39億元,較年初減少0.85億元。
關于逾期貸款上升的原因,多家銀行在中報中表示是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導致貸款企業無法按時歸還,但分析人士認為不能排除其中有中小房地產企業。雖然逾期貸款并不是不良貸款,但鑒于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各銀行還應該盡早對此采取有力措施。
此外,保障房貸款規模甚少公布,僅有招商銀行在中報中公布了其保障房貸款規模,且依然占比較小,僅占該行公司貸款總額0.18%。招行表示,目前該行保障房貸款以棚戶區及墾區危房改造貸款為主,無關注和不良貸款。
對此,某銀行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可以持續和推廣的保障房模式,從風險角度考量,銀行對此仍有很大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