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5 10:52:08 作者:無名 來源:1
今年4月25日,由東南大學和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熊貓集團、南京電子網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資興建的南京華顯高科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大屏幕彩色高清晰度蔭罩式等離子電視生產線同時開始建設。這標志著我國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蔭罩式等離子顯示技術已進入產業化實施階段,在未來的大屏幕高清晰度彩電舞臺上,將放射出獨特的異彩。
“蔭罩式等離子顯示技術”的主持人,就是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863”計劃平板顯示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王保平。
1998年,從香港科技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歸來的王保平擔任了東南大學顯示中心的負責人。當時,傳統的顯像管(CRT)技術已經成熟,而等離子體顯示屏(PDP)剛進入產業化階段,國內僅有幾家機構在研究,核心技術完全依賴國外。為讓中國自己的等離子顯示器走進千家萬戶,王保平帶領他的技術團隊開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彩色等離子體顯示板結構優化設計的理論研究”。他提出,中國的平板顯示技術一定要走我們自己的道路,不能照搬國外的技術,核心技術要有我們國家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
經過長時間的技術跟蹤和研究,王保平確定以蔭罩式等離子體顯示器(SM-PDP)作為科研方向,尋找一條低成本、高性能的等離子顯示技術新途徑。1999年,他主持的“大屏幕全彩色新型槽型PDP的研究”被列為國家“九五”“雙重”科技攻關項目,是當年科技部立項項目中為數極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之一。
用蔭罩結構做平板顯示器,國內外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項目一開始受到了部分同行的質疑。經過深入思考,王保平對選擇的技術途徑堅信不疑。不到一年,他們就拿出了蔭罩式等離子顯示器的雛形。2002年底,他們一鼓作氣研制出了14英寸全彩色等離子顯示器,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市場同類產品要求。隨后,王保平又開始主持國家863計劃“蔭罩式等離子體顯示器(SM-PDP)研制”課題,推動這一自主創新技術繼續前進。2003年6月,第一臺34英寸全彩色SM-PDP研制成功。從14英寸到34英寸,王保平他們僅僅用了半年!
2004年,該課題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和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驗收組專家一致認為,蔭罩式等離子顯示技術有重大創新和突破,開辟了低成本、高性能等離子顯示器的全新技術途徑,居國際領先水平。項目研發過程中申請的多項專利覆蓋了相應的關鍵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中國在高清晰平板電視領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空白,改變了我國在該領域不掌握核心技術完全依賴國外的狀況。
在此基礎上,王保平進一步確立了追求高分辨率的研究方向,啟動了“25英寸全彩色高分辨率蔭罩式PDP研制”項目。2005年,該項目完成了相關科研,使他們自主研制的蔭罩式等離子體顯示器的性能指標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2005年下半年起,王保平和他的團隊又開始向42英寸和50英寸高清晰度顯示器進軍。
近7年中,王保平和他的科研團隊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9篇(EI收錄10篇),授權專利12項(其中一項國際PCT專利),申請或公開的發明專利14項,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世界著名企業荷蘭飛利浦公司將一條價值1億元人民幣的平板顯示研制線無償贈送給了東南大學顯示中心,使王保平和他的技術團隊如虎添翼。
王保平教授告訴記者,南京華顯高科有限公司的42英寸和50英寸高清晰度蔭罩式等離子彩色電視將在明年下半年完成1萬臺中試,最終目標在150萬臺,到2010年要占領國內30%的市場。目前,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他們正在起草中。王保平是國際電工委員會等離子顯示器國際標準小組唯一的中國成員。他說,國家標準出臺后,我們的標準同時也將是國際標準,那將是中國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