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13 16:27:12 作者:網風 來源:1
周二,克萊斯勒將像鳳凰一樣從破產的邊緣浴火重生,在新的全球汽車制造業聯合中成為菲亞特的重要合作伙伴。很大程度上,這兩家公司的生機和活力得益于一個人的遠見卓識:那就是塞爾吉奧•馬爾基翁。只有他看到了合并的好處,并力排眾議,成功重組了克萊斯勒。
這是一項非凡的成就。短短兩年前,克萊斯勒還命懸一線,存亡取決于美國總統的贊成或反對票。據史蒂芬•拉特納在《大檢修》(Over haul)中的報道,總統奧巴馬反對其部分經濟顧問的建議,下令向克萊斯勒提供足夠的貸款助其維持運營。
在國家經濟極其脆弱的時期,總統的這一舉措保留了克萊斯勒38,500個直接工作崗位,也保留了克萊斯勒供應商和經銷商提供的成千上萬個就業機會。或許這些工作機可以在別處進行重新分配,但是過程必然十分麻煩。馬爾基翁接手后,克萊斯勒對新設備進行了30億美元的投資,額外創造了2,000個就業機會。
克萊斯勒已還清所有政府貸款,并于上周根據馬爾基翁的指示,購回了美國和加拿大政府持有該公司的剩余股票。本次交易對克萊斯勒的估值為83.3億美元。這與戴姆勒在1998年為收購克萊斯勒支付的390億美元相去甚遠,但與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2007年收購克萊斯勒時的花費大致相當,遠超破產的克萊斯勒本應大幅折價后的價格。
7月26日,馬爾基翁將透露他對公司的未來的規劃。他傳遞的信號表明,變革將涉及公司的會計核算、管理和治理等眾多領域。
汽車業:2011年的贏家和輸家
隨著第二季度的結束,克萊斯勒的財務業績和資產負債表將與菲亞特合并。馬爾基翁的目標是,至2014年,合并后的公司收入達到1,400億美元——在2010年約920億美元的基礎上實現大的飛越。
馬爾基翁還宣布,他希望通過對25名高管的任命對兩家公司的管理進行整合。這一舉措不僅會將馬爾基翁的直接下屬削減一半,還會是規模經濟的實現變得更加容易。
并且,他有望剔除克萊斯勒董事會中六位由政府指派的成員,從而加快公司的決策過程。
目前,克萊斯勒已在合并中取得先手。分析師預計,在周二宣布結果時,這家底特律汽車制造商的經營利潤將是菲亞特的2.5倍。由于吉普(Jeep)汽車的帶動,克萊斯勒2011年上半年在美國的銷售額上升了21%,而菲亞特同期在歐洲的銷售額則下降了12.7%。
克萊斯勒銷售額的激增并非來自低價銷售。專業汽車網站Edmunds.com的資料顯示,克萊斯勒六月份銷售每輛汽車的獎勵支出為3,768美元,而這一做法的先驅福特(F,財富500強)在其新型小轎車全線火熱上市時每輛車的獎勵支出也僅為3,647美元。
馬爾基翁在克萊斯勒計劃中未明確的是首次公開募股的時間。上市計劃原本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進行,現在看來已經無限期延后。馬爾基翁曾在六月份告訴媒體:“我們需要更持久的業績表現,同時或許也需要等待股市進一步向好。”
另一個問號主要圍繞阿爾法•羅密歐汽車重返美國的問題,汽車網站Alfistas對這一舉動早有預測,而且它對馬爾基翁的長期計劃至關重要。馬爾基翁最近將其回歸推遲至2013年,原因顯而易見,他對該品牌車型處子秀的設計不太滿意。
馬爾基翁即將開啟與美國汽車工人的合同談判,這將是一個巨大挑戰。《底特律新聞》(The Detroit News)周六報道稱,克萊斯勒將不會簽署包括生活費用調整或類似自動增加工資等條款在內的任何合同。依其行事風格來看,預計馬爾基翁將親自參與談判。
鑒于馬爾基翁在克萊斯勒取得的成功,他現在完全有資格躋身獨立高管的名人堂,與尼桑(Nissan)的卡洛斯•戈恩和福特(Ford)的艾倫•穆拉里平起平坐,他們都使瀕臨破產的汽車企業起死回生。或許,本地的汽車業人士也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