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30 9:29:02 作者:浮云 來源:1
北京今年上半年中外品牌快餐的爭奪戰依然如火如荼,可以說,上半年北京餐飲業績增長勢頭離不開快餐的貢獻,快餐業成為今年拉動北京餐飲消費增長的一支主力軍。
品牌快餐上演爭奪戰 快餐業提速北京餐飲市場
今年1-5月份,北京餐飲消費同比增長16.3%,超過去年增幅約3個百分點,其中快餐的增長不可小覷。盡管“百勝餐飲”兼并“小肥羊”一事還待水落石出,但是今年上半年中外品牌快餐的爭奪戰依然如火如荼。可以說,上半年北京餐飲業績增長勢頭離不開快餐的貢獻。而北京市商務委鼓勵餐飲企業進入社區開連鎖店的政策也許會為北京快餐業再插“翅膀”。快餐業無疑成為今年拉動北京餐飲消費增長的一支主力軍。
快餐今年業績仍然不凡
快餐作為一匹餐飲業的“黑馬”,2009年下半年開始進入發展元年,去年更是借助“便捷”和“健康”開始全面“騰飛”。從今年上半年的發展態勢看,快餐業的“大鱷”們表現仍然不凡。
行業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內地快餐市場每年的規模已近萬億元,并正以年平均18%的成長率急速擴大,龐大的市場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快餐品牌進入。快餐作為當今中國餐飲行業的排頭兵,以其適應大眾化消費水平、快速應變能力強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逐步成為餐飲市場的主體力量。
今年初,北京烹飪協會在統計新一屆北京餐飲銷售數據時發現,在前50強餐飲企業的排名中,1/5的入選企業屬于快餐業,而其銷售額所占比重達34.95%,以接近35%的數據超過火鍋業增長勢頭,在業態排名中僅次于正餐,穩居第二位。一年時間,北京中式快餐企業新增選了4家,同比前一年增長比例超過133%。而在北京50強餐飲企業的銷售榜單中,排名前兩位的都是快餐。其中,最高一家快餐企業的年銷售額超過25億元。
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42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9.2%。1-5月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6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
按照消費形態分,今年5月份全市的餐飲收入實現62.6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3.68億元,當月增長了16.7%。今年1-5月份本市餐飲收入實現299.77億元,較比去年前5個月累計實現的257.65億元,同比增長了16.3%。
統計數據顯示,餐飲業的增幅高于社消額的增值。有業內人士對快餐業分析認為,北京快餐業的餐飲業市場份額已達50%以上。京城餐飲業增長,快餐拔頭籌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業內專家指出,美國、日本快餐業快速發展,都出現在人均GDP超過3600美元、恩格爾系數0.23-0.32、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0%的時期。北京市目前各項指標都已達到了快餐業發展黃金期的標準,這也正是北京近年來快餐業迅猛增長的根本原因。
快餐“大鱷”進入“爭地”戰
相對于百勝餐飲明火執仗通過收購品牌達到擴充實力的做法,更多的連鎖快餐企業則是采取抓緊圈地的方式擴張地盤。曾經在“我最喜愛的快餐品牌”評選活動中獲得消費者最愛的 肯德基、麥當勞、吉野家、真功夫、永和大王、 德克士、呷哺呷哺、和合谷、老家肉餅、嘉和一品等中外快餐品牌,今年在北京市場的表現都可圈可點,開店數量呈現你追我趕勢頭, 肯德基也在尋找機會占領更多市場。
6月份,來自北京 肯德基的消息,其在北京的餐廳數量已經接近260家,而在去年底, 肯德基的北京餐廳數量為249家。
今年上半年,另一家洋快餐品牌麥當勞也緊鑼密鼓地開始圈地開店,僅以北京火車站商圈統計,其在周邊地區增加了3家新餐廳,其中不乏從“兄弟” 肯德基勢力下接管了一家餐廳。按照其年初提出的計劃,今明兩年麥當勞要在北京實現不少于200家餐廳的目標。去年底麥當勞在北京的餐廳數量是160家,這就需要在今明兩年內,平均每年在北京新開近20家餐廳。
此外,來勢洶洶的還有永和大王。在今年初其高調宣布進入200家餐廳之后,在北京、天津的發展勢頭一路直上。6月22日,永和大王所屬的菲律賓最大連鎖快餐企業快樂蜂食品公司表示,公司計劃在今年成立280家新的餐飲店,其中在中國將建90家分店,以此作為其業務擴張的主要方式。據悉,目前快樂蜂在中國的品牌除了“永和大王”,還有“宏狀元”,這兩個品牌都是快餐。目前永和大王在北京的連鎖店數量是53家,按照發展計劃,到2012年底,永和大王在北京的直營連鎖店數量將達到100家。
另一方面,國內快餐品牌和合谷、老家肉餅、嘉和一品等也不甘示弱,努力實現著店鋪的規模效應。據和合谷總經理趙申透露,目前和合谷在北京的餐廳數量已經突破40家,到今年底,這個數字將改寫成60家。“去年我們新開了12家餐廳,今年的餐廳數量恐怕要達到20家以上。”趙申說道。
大眾熟悉的吉野家快餐,在北京的業務由北京合興餐飲集團負責。目前,吉野家的餐廳數量在北京已經突破了100家,成為繼 肯德基和麥當勞之后的第三大快餐品牌。
研發新品提升形象成發展趨勢
作為在北京有著很好根基的吉野家,今年的品牌宣傳似乎有所改變。從年初開始,他們更注重以“合興餐飲”的品牌示眾。也許是礙于跟日本吉野家的利益關系,或者是因為日本吉野家又跟 德克士有了關系,所以,北京合興餐飲集團才不得不為自己今后的發展尋找出路,開始由原來突出“吉野家”一個品牌轉向主要推廣“合興餐飲”品牌。在產品的研發上也開始步入多品牌、多產品的齊頭并進。
有“國人快餐”之稱的和合谷,自主研發了具有鮮明民族特點的麻婆飯、東坡飯、魚香飯、宮保雞丁飯等10余種健康營養的飯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趙申認為,“中式”的屬性講究營養、健康,講究色香味形,講究飲食文化;“快餐”屬性要求快捷、好吃、安全。以“快”、“味”、“廉”為核心,用標準化把握好中式快餐的兩個屬性,中式快餐便完全有可能產生出和麥當勞、 肯德基一樣的大品牌。在不斷開發米飯產品成功的同時,趙申也開始涉足面食快餐領域,用另一個品牌“嘉和撈面”去開拓未來新品市場。
與趙申有著同樣看法的還有永和大王北京公司總經理劉杰。劉杰告訴記者,“永和大王盡管是歸屬快樂蜂集團,但是一直是致力于研發中餐新品,把中餐做到極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現在永和大王餐廳中的50多款產品都是中餐的米飯、面條、豆漿、油條、包子等。
剛剛宣布以第五代店鋪形象進入北京的 德克士也高調宣布改變其原來的以西餐為主的產品結構,開始以米飯為主的珍珠堡替代漢堡,用茶飲料替代碳酸飲料,據說效果不凡。
而來自美國的百勝餐飲更是入鄉隨俗,為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口味,自2008年以來, 肯德基相繼推出了安心油條、醇豆漿、老北京雞肉卷、香菇雞肉粥等多款產品。記者注意到,在必勝客餐廳的菜單中,也加入了中餐元素。百勝旗下還有了中餐品牌“東方既白”,并開始圖謀今年在火鍋業撈上一把。
洋快餐品牌一直在加快中國本土化的步伐。對此,趙申認為,此舉說明中式快餐具有較大吸引力和發展潛力。洋快餐開始琢磨中國人的胃,開始反思西式快餐的可持續性與長遠發展。目前看來,洋快餐的本土化對大型中式快餐連鎖的沖擊不會很大。相反,這種競爭是好事情,會使行業發展更成熟、更規范,優秀企業和消費者都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