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15 16:46:23 作者:wfq 來源:1
一個職場團隊中總有那么些有意思的分工。綜合實力最強的人當仁不讓成為老大,有埋頭苦干的執行者,當然也不缺有想法愛提意見的人。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有一個愛講冷笑話的宅男去調節氣氛。
當然,默默無聞的人未必一直都不會被注意到。特別是有些看起來很靠譜的家伙,和同事關系都處得不錯,有什么工作交代也好、拜托幫忙也好,總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頭腦風暴起來,想法比起宅男的提案,可操作性也強得多。
別忽視這樣的存在,在上司眼里,這大概就是最好的“第二人”。這個安排在大部分人的心里也同理可證,只是他們還沒有察覺到而已,除非哪天上司忽然過來說團隊要換人。
比如強大的員工免不了經常接到獵頭的電話,被游說的次數多了,哪家公司開出來的職位和待遇又都優厚,說不定還不等風聲傳開就被挖了墻角。
在大家交頭接耳誰要跳槽的同時,接替第一的人選大概也漸漸浮上心頭了。
是的,就是那個總能頂事兒,還偶爾能幫忙收拾爛攤子的“第二”。當然這樣的“第二”或許不僅僅是一個人,誰上位的問題,那自然另當別論。
羨慕嫉妒恨但基本還是心服口服之余,你有沒有想過,“第二”也并非唾手可得?
至少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在團隊明確達成共識之前,“第一”走了還能有他頂著的想法,早已潛移默化而開。
他或許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經驗,也或許有其他人還不具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關鍵時刻他可以被信任和依賴。
用市場部職員楊淼的話來說,即使是被團隊成員漸漸推上去的第二,同樣意味著責任和比其他人更多的壓力。
機會總是要給更能干的人,看起來成為第二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