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11 16:43:49 作者:浮云 來源:1
6月30日,廣州日報刊發了《塵肺工人告倒老東家》一文:
從2009年2 月首次申請勞動仲裁開始,河南籍農民工晏慶海因患塵肺職業病,要求原工作單位粵華公司賠償醫療費、傷殘補助金、后續治療費等各項費用約106萬元,該系列案歷經兩年多時間后終于有了結果。6月29日,佛山中院對該系列案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晏慶海患工傷的事實清楚,判令粵華公司賠償晏慶海各項費用39萬多元。
陶瓷行業近年來塵肺事件頻發,但企業和塵肺工人關于賠付問題分歧較大,佛山中院對晏慶海案的終審判決為其他塵肺病人維權做出了指引,同時也為不重視作業環境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案情回顧
塵肺工狀告老東家
據法院查明,今年47歲的晏慶海2004年進入粵華公司,從事看守退火爐的工作,并于2008年2月簽訂勞動合同。同年7月,晏慶海因突發氣胸病在南海區人民醫院治療了10天,粵華公司同意晏慶海出院后休息三個月。2009年1月5日,晏慶海向粵華公司遞交辭工書獲得粵華公司同意。
2009年9月11日,晏慶海經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診斷為三期塵肺,隨后晏慶海向相關部門申請認定工作,獲支持。同年11月18日,佛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定晏慶海因工受傷,傷殘等級為二級。
而在2009年2月和2010年3月,晏慶海先后兩次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但勞動部門的裁定賠償金額與他要求的金額相差甚遠。之后,晏慶海把“老東家”粵華公司告上法庭。
判決結果
索償百萬獲賠39萬元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晏慶海的索賠項目中,包括工傷費、醫療費、傷殘補助金、后續治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費用約合106萬元。該系列案歷時兩年多,先后經歷了一審、二審,到6月29日終于了結,佛山中院正式對該系列案作出終審判決。
佛山中院終審認定,晏慶海患工傷的事實清楚,判令粵華公司賠償晏慶海各項費用39萬多元。其中,晏慶海請求法院判令粵華公司支付的醫療費、住院伙食費、職業健康檢查費、勞動能力鑒定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合計30.1萬多元獲法院判決支持;申請粵華公司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的請求,法院酌情判令粵華公司賠償9萬元。
后續報道
若發生后續治療費另起訴
不過,晏慶海要求粵華公司支付的護理費及護理人的伙食費、殘疾賠償金、高達64萬元的后續治療費等未獲法院支持。晏慶海表示,自己曾到佛山市醫學會申請藥物依賴評估,鑒定結果為塵肺三期,肺功能損傷目前仍有遺留,需要藥物長期抑制進展,所以才會向對方提出賠償后續治療費的請求。
粵華公司認為,晏慶海塵肺病的補償應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等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來計算,后續治療費超出了工傷各項補償范圍,晏慶海的請求缺乏法律依據,而且晏慶海已經領取了粵華公司支付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26877.06元,相當于預支了二十多年的醫療費,晏慶海請求后續治療費屬雙重賠償要求,既不合情亦不合法。
二審期間,晏慶海向佛山中院提出司法鑒定申請,申請對其患職業病后的后續治療費用進行鑒定。佛山中院準許其申請,并依法委托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法院臨床司法鑒定所對晏慶海的后續治療費是否必然發生,評估后續治療數額等事項進行了鑒定。
2011年4月21日,該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晏慶海的后續治療費不是必然發生,為維持患者目前的身體狀況,建議患者保持脫離粉塵作業,在沒有發生并發癥的情況下,為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癥狀、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建議可以自愿采用門診治療方案(每年共需藥費約1243元)。
佛山中院考量后,最終采納了該鑒定機構出具的意見,指出如日后后續治療實際產生了費用,晏慶海可另行起訴主張。
延伸閱讀
2009年,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讓社會對塵肺這個由來已久的疾病高度關注 。隨后,各個行業塵肺事件屢見報端,陶瓷衛浴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南方都市報》爆出,2010年樂華廠方在組織的體檢中共有12 人確診為塵肺病,15人肺部發現異常,由此引發了樂華觸塵工人大面積自行體檢,經過個人體檢、廠方組織復查,超過200名工人肺部異常。
據了解,塵肺是長期吸入粉塵所致的以肺組織纖維性病變為主的疾病。目前,絕大部分的陶瓷衛浴生產車間,都能聽到和看到轟隆的機器聲、塵土飛揚的景象,工人長期在此環境中工作,吸入大量粉塵,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陶瓷衛浴也成為塵肺高發行業。
塵肺事件賠付有隱患
樂華塵肺事件之初,27名工人出現塵肺癥狀后廠方采取了一次性賠付十幾萬元甚至二十幾萬元離職的處理方式。“私了”使得之后肺部異常的200名工人以十幾萬元甚至二十幾萬元的賠償金作為參照標準,企業自然無法接受。最后,在樂從鎮政府的幫助指導下,樂華出臺了新的賠付標準 ,成立首期1500萬元專款的“企業職工職業病賠償專項基金”才平息了事件。
而今年上半年,美加華陶瓷28名農民工肺部出現陰影后索賠時,廠方予以拒絕的態度非常強硬,理由是目前《職業病防治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對于確診為塵肺病、工傷,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患者,有明確的賠付依據和標準,但肺部異常者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雖然說企業避免了一定數額的賠償金,但企業的形象卻遭到了損害。
車間環境應予以重視
39萬元,是法院判決企業給晏慶海的賠償金。對于財大氣粗的陶瓷衛浴企業來說也許數目不大。但試想一下,少則百余人、多則數千人的陶瓷企業,假如賠付是39萬元的百倍、千倍,任何企業估計都難以承受。何況,頻繁收到法院傳票、出入法院對企業的形象會造成很大的損傷。
如何避免塵肺事件頻發,改善作業環境是關鍵。對于塵肺的防治,工人在作業時必須規范操作,正確使用防護面罩,就能做到有效防護。而作為廠方,在作業區安裝防塵降塵設備,才能降低企業的安全隱患。西班牙、意大利等陶瓷強國對廢水循環使用,吸收粉塵變廢為寶的做法說明了陶瓷企業也可以做到無污染或低污染。據行業人士介紹,100多萬元的設備就能解決車間粉塵問題,這對于高額的塵肺工人賠償金,可謂微不足道。
■后記
隨著人口紅利時代的逐漸遠去,職業健康日益受到重視,加之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陶瓷企業以往粗獷型的發展策略越來越難以適合當前的行業發展。綠色環保是現代企業的主旋律。假如陶瓷企業仍不重視生產環境和職業健康問題,說不定哪天就真會看到塵肺工人把企業告至倒閉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