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9 9:29:57 作者:sc001 來源:1
記者瀏覽發現,“信用聯盟”的認可圖標幾乎成了團購網站“標配”。據了解,目前主流的“網站信用聯盟”包括“電子商務信用認證”、“可信網站示范單位”、“信用之星”、“網信認證”等等,其牽頭機構均為“中”字頭,如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和中國互聯網信用評價中心等。
據業內人士透露,上述其一的某“中”字頭機構雖然看似正規,但其實只是個民間組織。“事實上,該機構只有5名員工,包括一位負責人和四個所謂的‘分析師’,工作一般就是搜索一些消費維權信息,并發布在自己的網站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記者調查發現,該網站有不少投訴信息僅是發帖人姓名不同,但內容卻幾乎雷同。
某大型團購網站高層透露,他所在的團購企業時常會接到類似“信用聯盟”打來的電話,大多為拉企業“入會”,并交納費用。“我們也加入了兩個‘信用聯盟’。”該負責人表示,加入信用認證的開銷一般在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認證等級越高,交的錢就會越多。“價錢區間很大,幾乎都可以商量著來,具體多少錢就看談判能力了。”該人士透露,他所在的團購網站花了6000元“申請”到了某“中”字頭機構的信用認證,價格在行業中算“便宜的”。
此外,“信用聯盟”的第二個賺錢手段就是讓企業“花錢刪帖”。記者獲悉,“信用聯盟”接到或收集到消費者投訴后,就會將投訴內容發至相應企業,從而要求企業購買“刪帖權”。“視投訴事件的影響力和大小不同,刪一條帖子的價格大約是300元到500元不等。”上述團購網站高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