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6 14:21:41 作者:網風 來源:1
此前迅猛發展的民間借貸的網絡版“人人貸”目前備受關注。
日前,中國銀監會發布風險提示,稱“人人貸”信貸服務中介公司存在大量潛在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范。而號稱“中國領先的P2P信用貸款服務平臺”的宜信公司運作模式更是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對此,宜信昨日表示,在過去幾年中,宜信的不良貸款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的水平,并且認為“客戶利息超過銀行貸款利率四倍”的說法不正確。
“人人貸”,就是有資金并想投資的個人,通過中介機構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有借款需求的人,出借人與借款人直接簽署個人間的借貸合同。
自稱是“中國領先的從事個人信用貸款咨詢與管理的專業性服務平臺”的宜信公司在2006年率先推出“個人對個人”(或稱“P2P”)的信用貸款和財富管理服務,“無抵押貸款”的“宜信模式”也由此而生。
銀監會發布風險提示后,“宜信模式”引發不小的爭議。有媒體質疑稱,宜信客戶利息超過銀行貸款利率四倍,是高利貸。
昨日,宜信集團CEO唐寧與媒體對話時表示,隨著行業發展,從企業自律和行業規范角度看,風險提示都是必要的。
此外,昨日下午,宜信刊發了《關于宜信業務模式的相關說明》對業務模式進行介紹,宜信接受學生、工薪階層、微小企業主和農民的資金需求咨詢,經過嚴格的信用審核后推薦給平臺上另一端的出借人,包括有富余資金的個人和信托等金融機構出借人,起到關鍵的居間中介的作用。宜信的借款人需要承擔兩部分的成本,一部分是支付給出借人的利息,這部分利息在每年10%~12%;另一部分成本是宜信平臺的服務費。“客戶利息超過銀行貸款利率四倍”的說法并不正確。
“目前,民間借貸有多種類型,P2P只是其中的一種。”成都貝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宇向記者表示,“我們的模式與P2P的模式主要區別是:出借人和借款人必須是同城;出借人必須有超值抵押物。”
“風險提示是必要的,但是盡快出臺專門針對民間融資的法律法規,有效防范風險就更加必要。”四川省中小企業信用與擔保協會會長王永其表示,對于民間融資應該變堵為疏。此外,他認為“人人貸”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尤其是網絡交易可能會讓一些風險不能被有效的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