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26 11:08:31 作者:浮云 來源:0
理財須謹慎小心掉陷阱勾特/漫畫
黃金成年內最耀眼板塊,分析師建議投資比例不宜過高
11月份CPI同比上漲5.1%,漲幅之高超出市場預計。迎戰CPI已是普通市民不得不面對的壓力。去年,很多人通過投資股票、基金等方式來對抗通脹,如今股市震蕩,很多人不僅沒跑贏CPI,反而損失慘重。“存銀行虧,買股票輸,買基金蝕,現在真的不知道現在如何是好。”通脹時代的理財陷阱無處不在,這也讓很多市民感到無奈。
銀行理財專業人士稱,股市方向未定,個人理財策略宜向防御性策略轉變,銀行理財產品只能作為過渡性配置,待市場方向明確后再調整投資組合。
陷阱1
銀行理財 多數跑不過CPI
11月的CPI高達5.1%,人民幣的負利率程度達到2.6個百分點,按實際購買力計算,1萬元存1年后將貶值260元。
“對抗通脹,戰勝負利率”,成為老百姓必須面對的一個殘酷現實。負利率之下,個人存款如保留過多,資金縮水就越多,盡管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在具體實施時并非易事。
上周五,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沒有選擇加息,但這并沒有消除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在加息預期下,銀行紛紛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品來吸引市民。昨日,市民楊小姐就接到了銀行理財經理的短信,“我們12月13日-12月17日發行79天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為2.9%-3.2%,10天理財產品產品年化收益率2.6%-2.8%,60天產品年化收益2.9%-3%,177天產品年化收3%-3.3%。盡管這些產品的收益率較年初有所增長,但這樣的短信已無法吸引楊小姐的興趣了。
她說,這幾個月以來,很多東西都在大幅漲價,雖然菜價最近小降了,但糧食、油、日用品價格已經是居高不下。存款負利率了,不存款轉買理財產品吧,收益也難以抵抗貨幣貶值,按現在最新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計算,10萬元買1年期理財產品收益最高也就3500元左右,這個收益還沒有孩子今年幼兒園學費漲得多。
建議
短期理財產品宜作過渡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零售業務部的負責人表示,金融危機后,銀行理財產品非常注重風險與收益的均衡,高風險產品銀行幾乎都不賣了。理財資金主要投資國債、企業債、票據及銀行間市場等,收益不可能高到哪里去。加息周期中,投資期限也短,收益也不可能高。對普通市民來說,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宜作為個人資產配置中“低風險、高流動性”的部分,如果長期閑置不用的資金,并不適合買短期產品。資金多的人可考慮購買低風險信托,這類產品年化收益率可達6%以上。
陷阱2
五成基金無法跑贏CPI
通脹下的投資理財,基金也是無法回避的一種渠道。目前,市場上的各類基金數量超過600只,但隨著今年市場震蕩,基金業績大幅波動,投資難度增大。
由于基金倉位限制長期以來一直備受詬病,以股票型基金為例,由于最低股票持倉位60%,市場大跌的過程中,基金即便作出來正確趨勢判斷,仍難逃凈值下降厄運。記者昨日統計顯示,截至12月10的凈值表現,只有257只基金的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達到5.1%,295只基金的收益低于5.1%,也就是說54%的基金的收益沒有跑贏通脹。
股票型基金在今年震蕩市中,整體表現也一般。記者的統計顯示,265只股票型基金中,共有166只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低于5.1%,比例超過64%,156只混合型基金中,有84只收益低于5%,比例也達54%。
不同基金間業績良莠不齊。記者昨日統計后發現,截至今年12月10月的基金凈值,股票型收益率最高達41%,而收益率最低的則虧損20.6%,兩者相差超過40%,分化十分嚴重。
在未來震蕩市場格局下,市場風格、熱點不斷轉換,不同基金間業績分化將更為明顯。
建議
借道FOF靈活布局
工行一位理財經理王小姐說,在基金業績分化嚴重、基金種類和數量龐大、基金投資難度增大情況下,市民不妨選擇FOF基金或券商基金寶(FOF)產品實現優中選優,靈活應對震蕩。市民也可選擇指數基金定投,目前大盤股指數處于相對低位,滬深300指數中的股票也多處于低估值區,明年市民可選上證50或滬深300指數基金定投。
陷阱3
投資銀行股1年虧損20%
在2009年的天量信貸的刺激下,今年年初市場便有很強烈的通脹預期。
不過,當時CPI還比較溫和,因此也被形容為“溫和的通脹”。市民朱小姐說,今年年初,在一個投資報告會上,一家券商首席宏觀策略師對2010年的投資策略的核心觀點是——溫和通脹可適當多配置股票,她覺得很有道理。“不過,經歷了2008年大跌,在股票投資上我開始很理性,最起碼不愿意去投機,所以在股票選擇上以藍籌為主;考慮到2009年信貸大幅增長,銀行業績不會差,所以今年年初就買了不少銀行股,現在很后悔啊。”她說。
實際上,去年年底各家券商幾乎一致唱好2010年的銀行股,基金也有重倉銀行股的情況,有的券商甚至高呼2010年“進入銀行股最佳投資期”,并且強烈推薦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和南京銀行。
然而,2010年對于A股來說是持續震蕩的一年,具體到銀行板塊只能用慘淡來形容。上證綜指從今年年初至昨日,累計下跌10.81%,同期銀行股不僅沒跑贏CPI,相反普遍大幅下跌超過兩成,按復權價計算,民生銀行年初至今下跌20.87%,中國銀行累計下跌17.07%,招商銀行下跌20.82%,交通銀行復權價累計下跌33%。
建議
銀行等藍籌股別割肉
盡管銀行、地產等藍籌股今年表現黯淡,但機構還是對銀行股充滿信心。
申銀萬國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錢啟敏稱,雖然短期內權重股難以起來,不過,繼續暴跌的可能性也不大,被銀行等藍籌股套住的人,目前不要割肉,權重股將被市場逐漸認可。
中信證券朱琰稱,未來隨著經濟政策回歸正常化、監管常態化,明年銀行股走勢總體樂觀,眼下銀行股已具有投資價值。
亮點
黃金今年漲幅超40%
在今年與老百姓相關的投資品種上,黃金無疑是最耀眼的一角,2010年,全球貨幣體系混亂,通貨膨脹顯現,黃金作為避險和抗通脹的金融產品,受到雙重追捧,國際金價每盎司1300美元輕松突破,今年以來,黃金的漲幅超過40%。有人預言,金價會漲到4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黃金似乎正迎來它的“黃金時代”。
在建行周日舉行第七季財富論壇上,國家注冊高級黃金分析師顧海鵬說,過去9年中,黃金價格一直連續實現正收益,黃金抗通脹的功能非常明顯。如果以美元計價,預計1300美元附近是2011年的低價區,以人民幣標價就是280元左右,高價區應該在1550美元到1600美元,以人民幣計價就是330到340塊每克,年度平均價格維持在1400美元到1450美元,2011年國際黃金市場價格波幅可能會小于2010年總體價格波幅,但年度平均收益率應繼續保持年化16.8%以上的水平。
建議
黃金配置比例可提高至18%
顧海鵬認為,黃金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法律風險,投資者選擇合法的黃金投資渠道很關鍵,深圳地區有的公司以境外黃金投資作為一個標的,這個絕對非法,其次是品種、流動性、產品自身管理、價格的風險。黃金只應是投資者資產配置的一個組成部分,按照目前情況看,占有資產比例18%到22%之間較合適,一旦經濟形勢轉好,投資者可適當予以調減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