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15 9:11:57 作者: 來源:總裁網
創立一家公司,招兵買馬,辛苦地打拼,最后反而喪失了對公司的控制,這是很多公司創始人的真實故事。原因在于要讓一家公司從無到有,從弱小發展到強大,從貧到富,都無法完全依賴創始人自己的力量——資金人脈合作伙伴,這些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他們不得不尋求他人的幫助。
然而,商業世界是很現實的。沒有人會毫無理由地去幫助一個人,他們必然要有所回報——更多的利益。而在一步一步的割讓利益的過程當中,創始人變得越來越依賴投資人以及自己的伙伴,這是一個逐步削弱控制權的過程。喪失控制權會有什么后果?那就是公司無法按照創始人真實的意愿去發展,若創始人依然我行我素,那么結果就是被冷落,甚至趕出公司。不信?下面有一個真人真事與你分享(放心,絕對不是喬布斯)。
隨著最近Facebook IPO成為話題,Sean Parker這個名字又重新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他之前可是吃過投資者們的苦頭。在1999年,19歲的他與Shawn Fanning一起創立了Napster,他幫助編寫了Napster客戶端的代碼,讓用戶自由分享他們所擁有的音樂。當時,他說服Shawn的叔叔投資5萬美元,用于成立公司,這是Napster的第一筆融資。然而,在Napster成立僅僅一年,剛擁有1000萬名用戶的時候,他就被Shawn其它年過中旬的伙伴給排擠出公司。起因是Sean給用戶撰寫的一些郵件中,包含了“鼓勵用戶盜取版權音樂”的內容,這正好給當時把Napster視為眼中釘的傳統音樂出版商抓到把柄。若當時Sean對公司擁有足夠的控制力,那么他將難以離開自己親手締造的公司——這是Sean第一次被趕出自己的公司。
被趕出Napster之后,Sean開始第二次創業,創立一家名為Plaxo的公司,業務是為用戶提供自動實時更新通訊錄的網絡服務。這家公司是Sean第一次一手一腳創建的,同樣他又解決了公司早期籌資的問題,他說動了紅杉資本投資200萬美元,同時與。Plaxo率先使用了“病毒式”營銷手法,到現在這種推廣手法已經被廣泛采用,比如Dropbox。Sean為這家公司感到驕傲,他曾說,“某種程度上,Plaxo是最讓我自豪的公司,因為它給世界帶來的革新最多。”然而,2004年,他又一次被趕出了公司。這一次的原因是因為Sean那奇怪的工作習慣,在一段時間內他會非常非常努力地工作,然后消失上幾個星期。但,他和董事會的關系惡劣,在他離開公司以后,董事會還雇傭私家偵探,調查他是否向員工提供毒品。
?